2015年12月,唐群英长孙唐存正在“石鼓书院大讲坛·国学讲座”,为大家讲叙了一代女魂唐群英的家风家训。唐群英的家风家训,内容丰满,切中时弊,充满正能量,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道德建设的示范效力
唐群英“忠孝诚宽厚”的五字家风和“多积德、多读书、多劳作”的九字家训,其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思想深刻、主题突出,字字凸显道德的力量,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成分。例如讲座中讲叙了这样一个故事:唐群英的父亲唐星照在青年时代适逢乱世,为了忠君报国,他弃农从军屡建战功,官至提督,诰授振威将军。而正当时,他得知母亲重病缠身,于是多次上奏朝廷申请开缺(退役),还乡侍候年迈多病的老母,被世人赞为“出则尽忠,入则尽孝”的农民将军。回乡以后,他又乐善好施,接济贫民。面对这样一位尽忠尽孝、积善行德的先贤,我们怎能不为他点赞,有什么理由不仿效学习。今天我们弘扬唐群英“忠孝诚宽厚”和“多积德、多读书、多劳作”的家风家训,就是通过树立典型,发挥先进典型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示范性效应,创建道德建设的新探索、新途径和新形式,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
清风正气的延伸功能
家风虽然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却是民风的基础,甚至对党风政风产生重要影响。跨越时空半个多世纪的唐群英“忠孝诚宽厚”和“多积德、多读书、多劳作”家风家训,历久弥新,广泛流传。唐群英故居“是吾家”被定为“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妇女‘四自’教育基地”“湖南唐氏家风研讨基地”以及多所大中院校的“德育教育基地”,同时也是衡阳境内红色旅游景点。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家风正,则民风正;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良好的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一种道德的力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继承的同时,根据新时代新要求将其加以创造转化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对清风正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和培养的积极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当代人的血脉精神
唐群英“忠孝诚宽厚”和“多积德、多读书、多劳作”的家风家训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岁月沧桑,如今仍容光焕发,充满生命力,那是因为,其形成到发展充满中国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而这些精神的汇聚,正是实现中国梦的当代人所需要的血脉精神。人们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代有“世代忠良”“书香门第”之说,分明就是一种家风的延续。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着许多优良传统,如尊老爱幼、诚实做人、诚信待人,这些高贵品质就是当代社会的精神血脉。今天,我们每个中国人,只有找回这种高贵的精神血脉,注入现代新鲜血液,深化对民族的归属感,才能带动整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