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党建工作是大学院校的工作重心。而大学生党员培训,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校要从实际出发,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培养大学生党员工作的新策略,并且加大培养力度,引导大学生积极相应党的号召,树立坚定的信念,在思想、学习以及生活等各方面都体现出拼搏的精神,做一个具有先锋模范作用的新青年。
在高校中培养大学生党员,大一新生入校之后,学校就要对相关培训工作进行宣传和推广,引导学生对党组织产生正确认知。但从实际宣传效果看来,虽然学校在每个班级之中进行了宣传,辅导员也积极地和学生进行了沟通,但是宣传的力度还没有达到,宣传方式还需要改进。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党员流动性不断增大,为更好地彰显大学生党员教育发展的感染力,高校要对教育发展的平台进行全新构建,不断探索新型的基层党组织模式:首先学校可以在宿舍、班级、社团中成立党员先锋模范岗,大力推广党建工作,让学生党员在班级、宿舍中进行宣传,以“亮身份、晒承诺、树形象”的方式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实现培养教育的生活化。再者学校需要改进教育观念和模式,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建党工作,可以在校园网的主页建立党建主题网站,还可以在网络上开展宣传党建的微课堂,用微信、QQ群等方式覆盖到学生的生活中,最大程度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构建大学生党员和教育者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并且在平台中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以此来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最后在培训过程中,学校要在保证培训力度时,保证培训的质量。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思想觉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观念。同时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进行规范,制定有效策略,开展学习活动。
对于新环境下高校建党工作的开展,可以从学校以及个人两个方面进行,对于学校来说,需要在学生中积极响应和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要求,同时在校园中建立志愿服务机制,从入党积极分子中组建出一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者活动,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党员志愿服务工作中。另外,在党员培训工作中还需充分注重分层化教育,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培训方法和内容,根据自身的学习习惯及爱好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分层教育,提高培训效果。对于大学生来说,首先需要规范自身行为,提高思想上的认知。首先是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目标,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实际出发,将学习和思考进行结合,同时注重实践;其次大学生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大学生一定要注重实践,仅仅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一定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才能掌握更多的本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总而言之,在高校中党的组织和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也是时代的必然发展方向,大学是进行建党工作的关键时期,培养党员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一定要设置科学合理的培训策略。另外,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时刻准备着,将全部的精力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