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我们的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十八大以来最大的亮点,也是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头等大事。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把工作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的要求,我就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谈四点思考。
一、要铸造忠诚之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全党核心和领袖的拥戴,对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权威的维护,确保永远忠于党、听党话、跟党走,是全体党员必须修好的党性“大德”,也是每个共产党人的灵魂。没有忠诚,一切都免谈;没有忠诚,就会犯大错误,甚至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这方面的教训极其深刻,周佛海当了汉奸,张国焘成了国民党特务;十八大以来查处的省军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和中管干部440人,甚至像周永康、薄熙来、令计划等高官也背叛党成了“阶下囚”。十九大提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政治建设统领新时代党的建设,核心就是要铸造对党忠诚之魂。公安机关作为带枪的队伍,作为党和人民的“刀把子”,作为政治属性极强的队伍,任何时候都要把自觉接受党的绝对领导作为最大政治,始终把党建引领、铸魂强警作为“龙头工程”,确保党指挥枪,党指向哪里就打向哪里。
二、要聚合浩然之气。我们的党是有信仰、有责任、有担当的党,是拥有89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决定了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打铁必须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党要有大党的样子。他一以贯之以身许党、以身许国、以身许民,为全党做出了样子。无论是党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还是实施细则;无论是“三严三实”“四有”“四个铁一般”,还是“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以及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修订的多部党内法规,都为党的建设、党员干部立下了纪律、立下了规矩、立下了准则,从真正意义上进一步规范了党、净化了党、升华了党。党中央以上率下、模范带头,为全党做出了样子。作为执政党,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手中都有一定权力。有权就有诱惑,用权就有风险。必须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保持共产党人的凛然气节,敢于同一切不正之风作斗争;必须一身骨气,腰杆硬朗,不为诱惑所动,不为五斗米折腰,敢于对一切违背原则的行为说“不”;必须一身锐气,想事干事,敢抓敢管,敢于冲锋陷阵,敢于担当一切应当担当的责任义务。不作为是缺责任,慢作为是缺作风,乱作为是缺党性,怕作为是缺担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绕不开、躲不过与恩人、亲人、友人相处,相处交往中难免有一些礼数礼节,但有礼不能越界,有情不可过度。“度”,是人生最难把握的一个字,但在遵守党的纪律上宁左勿“右”。比如,遵守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必须做到按规矩亮旗,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拿的不拿,不该收的不收,守住自己的心,管住自己的嘴,捆住自己的手和脚,修炼好自己的党员“私德”,坚决做到“勿以事小而为之”。“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事实上,在各种交往应酬中,只要自己坚守定力,向别人讲清道理,都是能够得到理解的。当然,作为领导干部,既要严格律己,管好自己,同时还要律他,履行好主体责任,做到既教又诛,对敢破规矩的,坚决旗帜鲜明亮剑查处。只有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警,才能在规矩里培养行动自觉,让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成为常态、形成风尚,使我们的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
三、要强化执政之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基础。党的组织弱化,突出表现在党的基层组织弱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付出更加艰巨、更加艰苦的努力。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最终要落脚到基层组织去执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当前,党的建设存在上热下冷、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特别是在部分农村地区,党的基层组织负责人和基层党员量少质弱、严重老化甚至后继乏人,缺乏能够担当使命的生力军、接班人,令人堪忧!个别地方农村村支两委,甚至被黑恶势力、地方宗族势力把持和裹挟,他们打着红旗,干着黑事,群众敢怒不敢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是中国的第一大问题。广阔的农村地区执政根基不稳固,是相当危险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党的建设上,既要重视在青年一代培养更多的生力军、接班人,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又要着力解决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不强等问题,重拳扫黑除恶,纯洁党的基层组织,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为党长期执政打造一片朗朗乾坤和根深蒂固的执政基础。
四、要固守为民之本。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线。忠于党和忠于人民是高度一致的。党领导下的政府、政法公安机关,都在其名称前冠以“人民”二字,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人民性,体现了我们党“民本至上”、“人民利益高于天”的执政理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意味着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和期盼标准更高、更迫切。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必须突出抓经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在就业、收入等方面的需要,落实好脱贫攻坚“决不让一个人掉队”“社会政策要托底”等目标要求,满足人们对“青山绿水蓝天”和文化等新需求;同时,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带领人民努力创造美好生活。从公安机关来讲,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治警管警总要求,始终把守土安民、惩恶扬善作为主责主业,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价值追求,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平安稳定和谐有序的治安环境,让人民群众拥有更高的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努力在“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彰显“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根本宗旨和政治本色。
胡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