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4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进展顺利,国家发改委将抓紧总结梳理试点取得的经验,研究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目前我国有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在进行,其中包括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神农架、武夷山、钱江源、湖南南山、北京长城以及香格里拉普达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园?国家公园怎么建?全国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代表委员和有关专家,就其中的热点话题一探究竟。
<<<< 国家公园有啥功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说,国家公园强调生态完整性,因此一定是相当大的体量,它的生态功能才能完整实现。
国家公园能够保护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对重要生态系统进行更为严格的保护,对珍稀野生动植物进行长效保护,给子孙后代留下自然遗产。
“从保护濒危物种上升到保护整个生态系统,国家公园既能让大家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同时也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精神需求。”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研究所所长张大勇说,国家公园应当是国家直接管理,且地貌、景观等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 为什么要建国家公园?
当前,我国自然生态资源保护模式是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兼有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多种保护类型。由于大多数保护区是在抢救性保护的理念下建立的,存在缺少系统科学设计,管理部门多、交叉重叠、职责不清等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生态学家葛剑平说:“建设国家公园就是要从国家层面理顺这些问题,对上述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永续利用。”
以我国首个试点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试点的目标就是把分散在各部门的职能整合起来,实行垂直管理,形成合力,实现生态的科学管理、科学保护。”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晓南说。
<<<< 国家公园如何平衡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尽管目前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尚未出台,但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国家公园不能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进行开发,否则将会走向歧途。
有代表认为,国家公园不是城市公园,不能急功近利,要保持纯净自然。
李晓南说,在严格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可在园区周边开展适度的商业开发,但其规划要与国家公园规划相一致、相协调。国家公园以国家投入为主,不搞门票经济,仅开展限制性的游客预约的生态体验。
张大勇则认为,国家公园最大任务是要保护生态系统,但完全避免人类干扰很难行得通,还是要有一定的利用,怎么寻求保护和利用的平衡还需要探索。
<<<< 国家公园怎么建?
国家公园虽然带有“公园”二字,“但它既不是单纯供游人游览休闲的一般意义上的‘公园’,也不是主要用于旅游开发的‘风景区’。”葛剑平说,国家公园兼具资源的保护、教育、科研、游憩等多种功能,因此在管理上,要避免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要科学划定功能区,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生态。
通俗地讲,国家公园是更大意义上的“公园”,不仅是当代的更是子孙后代的,既是区域的更是全国的。因此一切都要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同时通过融入教育、观光体验等渠道满足群众亲近大自然的需求。
<<<< 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何时出现?
目前我国已有三江源、神农架、武夷山、钱江源、南山、长城、香格里拉普达措、大熊猫和东北虎豹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涉及青海、湖北、福建、浙江、湖南、北京、云南、四川、陕西、甘肃、吉林和黑龙江等12个省份。
业内人士分析,形成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后,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公园应很快能现身。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