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漫话
魏 姗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李海滨建议,国家为独生子女的公民设立带薪年假,让他们能有时间照顾日渐衰老和多病的父母。
不可否认,李海滨委员这一建议还是颇具温情,值得肯定的。可笔者担忧,执行起来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诚然,做子女的不能“常回家看看”,确实与相关政策无法贯彻落实、员工休假难有着一定关联。但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所谓的“工作太忙、领导不批假”也只是休假难、回家难的原因之一,甚至可以说借口之一。
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而“常回家看看”原本也就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义务。现如今,不仅要将其入法,还要专门设立带薪的“照顾父母假”,难免不会引导人们反向思维,并产生疑惑:现如今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问题是否越来越严重?
老人能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衡量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而尊老敬老这一传统美德,如果需要法律制度来进行兜底的话,那么要清楚认识到,“言必及法律”的亲情维系,也会是有所变味的、无法持久的。
另一方面,现代交通和科技通讯都高度发达,为人子女的心中如果装着自己的父母,无论有钱没钱、千难万难,也会将方设法踏上回家的路。反之,即便是有了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老人的法律规定,有些“心不在此”的子女,也未必会真正愿意回家陪陪双亲、承欢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