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基于此,面对这场罕见的、突如其来的“最强冬汛”,采取积极有效的防御及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水灾害的影响和损失,便成了最关键的应有之义。笔者认为,有关职能部门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强防汛工作的组织督查,当然是积极的应对之举。但是,进一步调动大家群防群治的积极性,早日实现“全民防汛”也很有必要!惟其如此,才可能面对“最强汛期”,有着“最强防线”。
首先,全民防汛抗洪要求“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开展各类防汛抗洪的专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媒体的优势,广泛宣传防汛抗洪的相关知识,向广大群众普及各类自然灾害情况和防范应对措施,让群众的防汛抗洪意识“警钟长鸣”。要多多倡导、鼓励人民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让防汛抗洪成为生活中一项必备的生存技能。
其次,全民防汛抗洪要求“手中有技能、遇事心不慌”。针对潜在的汛期风险,经常性组织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开展防汛抗洪的应急演练,让人民群众了解掌握各种防汛抗洪的应知应会知识,增强防汛抗洪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再则,全民防汛抗洪要求“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建立政府、职能部门和个人共同参与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的联动机制,提高全社会的综合防汛抗洪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科学,依法应对,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防汛抗洪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之,树立防汛抗洪意识、提高突发自然灾害的应对和防御能力,这关系到社会安定和人民群众幸福,来不得半点侥幸和麻痹。只有“功夫在平时”,着力提高全民防汛抗洪意识,切实增强自救互救技能,面对任何“最强汛期”,我们都能做到应对充分、从容坦然。
魏 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