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测,目前最近一次降水过程持续到17日,后期南方地区的降水还会有,但不会像前期这么明显。18至19日主要降水区域在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降水位置较目前偏北。除广西北部地区还有中到大雨的情况,其他地区如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广东这些地方的降水将明显减弱。
孙军解释说,后期降水的变化主要也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北抬,带动西南暖湿气流北抬,这样降水的区域范围也北抬到长江中下游地区。20日后由于副热带高压东退减弱,暖湿气流减弱,降水强度也相应减弱。
连日来,江南、华南地区出现持续降水天气过程,多地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气,湖南甚至出现了罕见的冬汛。前后多轮降雨天气给上述地区公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那么,今年冬季多日持续降水的原因是什么?未来天气走势又将如何?
南方短时间内出现三次较明显降水过程
广西贺州暴发有记录以来冬季最大洪水。图为洪水从贺州市大桥下经过(11月16日摄)。
强降雨已造成湖南省40多万人受灾
今年冬季预计全国降水“南多北少”
湖南省民政厅发布最新灾情统计,截至17日上午8时,强降雨共导致永州、郴州、衡阳、邵阳共有28个县区的40.4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1亿元。灾害主要集中在江华、江永、祁阳、双牌、道县等地,主要为农作物过水,河道沿线局部低洼地带受淹。
11月10日以来,湖南省湘中以南地区发生了一轮强降雨过程,受其影响,湘江中上游发生1961年有记录以来最大冬汛。1-17日降雨106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49.8毫米偏多112.9%。
据了解,截至16日8时,湘南上一周已有884个乡镇累计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超过200毫米的达170个乡镇。 据悉,本轮降雨过程主要集中在湘江中上游地区。水文部门从11日8时起,启动防汛值班,24小时严密监测湘江水情变化情况。
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周湖南省内雨日较多,雨量较同期明显偏多,强降雨带前期位于湘中以南地区,后期雨带位于湘西、湘北地区。各地前期降雨已致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水库、塘坝蓄水较满,基本没有调蓄能力。湘江流域溪河底水较高,蓄泄能力降低。再遇降雨过程,致灾风险加大,工程出险几率增多。
国家防总通报显示,今年冬季(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全国降水区将偏南,长江以南大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多,黄淮、华北、东北南部等地降水偏少。预计今年冬季全国降水“南多北少”。
明年春季(2016年3月至5月),太湖及浙闽地区、长江下游沿江、东北等地降水偏多,华南、西南、黄淮、华北中南部等地降水偏少,江南部分地区可能发生春汛,北方冬麦区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冬春连旱。
近日,受上游持续降雨天气影响,黄河壶口瀑布水量激增,形成特大瀑布群。
相关链接:厄尔尼诺年末将更强烈
世界气象组织16日发布简报称,当前已经成熟且强烈的厄尔尼诺事件预计在今年年末继续增强。
厄尔尼诺事件峰值通常出现在自然年的末段,最高强度集中于10月至次年1月。在当前的厄尔尼诺事件峰值时段,太平洋中东部赤道海域的平均水温将比正常温度高2摄氏度。
世界气象组织总干事米歇尔·雅罗指出,此次厄尔尼诺的强度超过以前10多年,地球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正出现具备厄尔尼诺特征的严重干旱与洪水。
简报指出,此次厄尔尼诺事件造成的区域性影响包括东南亚干旱,引发印度尼西亚出现创纪录的林火;太平洋西南部岛屿降水减少,太平洋中东部岛屿降水增加;南亚降雨不足,印度今年6月至9月的降水量为均值的86%;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国所在的非洲之角地区在今年10月至12月将有更多降水。
雅罗说:“虽然近年来我们对厄尔尼诺的科学认知有了显著提升,但此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正进入未知领域,自然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与人类导致的气候变化将以我们未经历过的方式相互影响和变化。”
综合新华社、红网消息
江华,洪水将树干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