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面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这种形式的牌匾很少见,目前仍完好保存在宝盖镇福全村
~~~这种形式的牌匾很少见,目前仍完好保存在宝盖镇福全村
~~~这种形式的牌匾很少见,目前仍完好保存在宝盖镇福全村
~~~这种形式的牌匾很少见,目前仍完好保存在宝盖镇福全村
~~~这种形式的牌匾很少见,目前仍完好保存在宝盖镇福全村
~~~这种形式的牌匾很少见,目前仍完好保存在宝盖镇福全村
2015年09月30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南发现清代砖雕“旌表节孝”牌匾
这种形式的牌匾很少见,目前仍完好保存在宝盖镇福全村
  ■文/图  本报记者  谢小青

  通 讯  员  阳天舒

  

  本报讯  古人特别推崇德行和品行好的人和事,然后借能工巧匠之手,制作出各式牌匾以传后世。近日,文物部门在衡南县宝盖镇福全村发现一块清代道光年间砖雕的“旌表节孝”牌匾,这种形式的牌匾非常少见。

  该牌匾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高90厘米,宽65厘米,厚15厘米,是表彰宝盖镇福全村三组“廖母胡老孺人”的德行而奉旨旌表,该旌表牌匾系砖雕烧制而成。牌匾上部雕有二龙戏珠,下部为双凤朝阳,两边饰有两条盘云龙,龙的四周饰有卷云纹,内从右至左竖排阴刻楷书:“奉旨旌表节孝道光十七年季冬月吉旦”。

  记者从当地了解到,“廖母胡老孺人”22岁嫁迪江湾廖竹友为妻,由于竹友公长年在滇南做贸易,家里一切事务全付胡氏料理。胡氏既要操持家业,又要照顾二位高堂,还要心挂夫君,养育子孙。竹友公卒,胡氏侍奉二老终老,抚养儿子成人。她一生清苦,焦心劳神,孝悌贞节,77岁时,还率四个孙儿兴建了一座气势恢宏的祖堂——理学屋,据说在砌祖堂时,每天对那些砌匠都是六酒四饭,餐餐都有鸡鸭鱼肉,但就是没有鸡腿、胸脯肉,砌匠们开始以为老人小气,把好吃的自己吃了,所以,“园垛”(方言,指即将竣工,最后搭设屋梁)时就在梁上做了手脚,结果在吃“园垛”酒时,老太婆把平时不见的鸡腿、胸脯肉全部拿出来,吃完后,每个工匠还打包一份带回去。工匠们走到半路,觉得这老太婆太好了,是位贤德之人,挺对不起老人的,于是返回,谎称还有工具在梁上,就爬到屋顶梁上,重新祈祷一番,保佑廖氏世代荣昌。

  从此,“廖母胡老孺人”的美名传播到四里八乡,她的事迹被州郡汇报于朝廷,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御批“旌表节孝”牌行一块,目前仍保存在宝盖镇福全村。

  道光年间御批的砖雕“旌表节孝”牌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第A17版:版面十七
   第A18版:版面十八
   第A19版:版面十九
   第A20版:版面二十
   第A21版:版面二十一
   第A22版:版面二十二
   第A23版:版面二十三
   第A24版:版面二十四
衡南发现清代砖雕“旌表节孝”牌匾
西合路跨解放大道桥 限重调整为15吨
10月3日起 107国道沿线局地停水
红木渐入销售旺季 购买须辨认“身份证”
既环保又美观, 蓝港无缝免胶壁布成家居新宠
全市反腐倡廉演讲赛鸣金
衡阳晚报版面十A10衡南发现清代砖雕“旌表节孝”牌匾 2015-09-30 2 2015年09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