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 珂
本报讯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8月29日9:30在市图书馆,市湖湘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杨学民将做客“船山故里·国学飘香——石鼓书院大讲坛·国学讲座”,为大家讲述衡阳抗日救亡运动。
衡阳民众举城抗日,上万人冒着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义务为阵地修建工事;无数家庭为战争献出他们的粮食、被褥、家具甚至全部财产;城里5万多幢房子只存下5幢;53万多的城市人口,战后已不足16万……可以说,衡阳保卫战既充分展现了衡阳人舍“小家”为“大家”,寸土不让,不怕牺牲的爱国爱乡精神,又传承了李芾、王船山、夏明翰等先贤的光荣传统,同时也与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密不可分。
那么,1938年以前衡阳的共产党组织是由哪些人组建的?神秘的卡路巷16号又承担着什么任务呢?届时,杨学民将为大家讲述共产党人舍生忘死在衡阳开创“抗日救亡运动”的细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