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春旭
我的书桌上除了一些日常阅读的书籍、资料以及笔墨纸砚外,右上角的显著位置上,摆放着一枚椭圆形的印章——箪食瓢饮。材质虽然是普普通通的石头,但其圆中见方的朴拙外形与古朴苍劲的金文字体却也碰撞出了别样的韵味。
这是一枚用于书法创作的闲章,根据盖印位置,也称为“引首章”“压角章”,我十分珍惜且引以为傲。
每每翻读印谱,我总觉得闲章是最能见人性情的,这种浓缩于方寸之间的含蓄宣言,简洁典雅,意趣盎然,彰显着作者对人生和艺术的感悟,真有一针见血的力量。“箪食瓢饮”这一成语,来源于《论语·雍也》。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一种极自律的人生境界,在一个简陋的环境中,我们从容面对固然可喜,最高境界应是不忘初心,守住清廉,安贫乐道。
记得还是多年以前,春暖花开,阳光正好。为了检验一下自己的书法水平,也为了积极响应上级组织的号召,我决定写一幅作品投稿于女子书法作品展。当作品写好需要盖章的时候,我有点犯愁了,名章还好说,现成的,盖上就行了。为了整体章法的需要,还应在作品的首行位置盖上一枚闲章。家里虽然有几枚诸如“翰墨缘”“高情远致”之类的闲章,但总觉得词不达意,与整幅作品的内容也不协调。于是,我便回家与爸爸商量。
“你听过颜回的故事吗?”爸爸意味深长地问。我点了点头:“颜回?孔子的学生,人称为复圣的那位?”“是啊!”父亲神情严肃起来,“颜回,可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首,更是我们颜家祖先呢!”父亲满目的骄傲。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十三岁的小孩叫颜回,他个头矮小,衣衫简陋,双眼深凹却炯炯有神,拜在了孔子门下。放学了,弟子们都回家吃饭,颜回总是最后一个离开,饭后又第一个来到学堂,然后就捧书诵读。时间长了,孔子觉得奇怪,颜回为什么回家吃饭这么快?于是,便派人偷偷跟随颜回看个究竟。原来,颜回家住一个贫民区,平时,颜回的父亲在外种地,不回家吃饭;颜回的母亲又在给人帮工,也不回家。颜母每天出门时就会给儿子做一锅菜汤。颜回回到家也不管凉热,拿起汤就津津有味地喝起来。有时菜汤喝不饱,他就跑到井边,用水瓢舀水喝,然后拍拍胀起的肚皮,乐滋滋地拿上包,往学堂跑去。孔子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十分叹服,夸赞道:“贤哉,回也!”
父亲深情向我讲罢先祖颜回的故事,建议:“箪食瓢饮,我们就用这个成语刻制印章,如何?”
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箪食瓢饮,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更是我们修身立德、不忘初心、为理想而奋斗的根本,同样也是我们颜氏家训的精髓所在。在书法创作中,这个内容用在作品的首行,发挥“引首”作用,时时刻刻警醒自己,鞭策自己,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如今,岁月流逝,父亲再次和我说起了先祖颜回,也顺势给我和我的孩子上了一堂“忆苦思甜”的课——
腊月二十九,我带着女儿拎着一沓红艳艳的对联纸去父亲家写春联。
“爷爷,爷爷,我要来写字了!快出来一下嘛……”两岁的女儿还没到门口就大声地呼唤起来。
父亲笑意盈盈地张开了双臂快步向我们走来:“来了,来了,宝贝快到爷爷这里来!”话音还未落,女儿就被一把抱起在空中转了个圈儿,稳稳地落入了父亲的怀抱,整个屋里回响着孩子银铃般的笑声。
“怎么想起这时候来了?”母亲不解。我把手中的红色对联纸举至胸前晃了晃,“嘿嘿,这不是来找我爸写几副春联么。”
“自己写吧。”父亲指了指家里那张经过岁月洗礼已经浸染出一条条深深墨痕的老旧书桌。
“妈妈,爷爷家的东西好旧呀!”女儿满屋子打量着,一脸奇怪地看着我。
“宝宝听过颜回的故事吗?”我意味深长地笑了,“我们让爷爷给你讲个故事吧。”
“宝宝听故事咯!”女儿笨手笨脚地爬到了椅子上,萌萌呆呆地坐好。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十三岁的小孩叫颜回……”
随着父亲娓娓道来的话语,我的思绪逆着时光向后退去。
我是前年通过公招考入文旅广体局工作的,负责行政审批,这一工作政治性、政策性、纪律性强,要求一丝不苟。
2022年5月的一天,我一直在政务中心忙碌着,上午快下班的时候,廊道里匆匆走进来一位中年大叔,告诉我需要申请开办一家游泳馆。随同申办资料递给我的,还有一包“和天下”香烟。我接过大叔手中的资料,轻轻推开了他的香烟,仔细审核后,告诉了其需要补充的几处地方。
下午,我和其他执法人员一道,来到了游泳馆现场,在认真查看的基础上,提出了救生设备不足等需要立即整改的问题,特别强调了想要通过申请,就要保证新建泳池在救生员配置、灯光设备、循环系统等方面达标。
听到这里,大叔的眉头深深皱了起来,他凑近我,压低了声音说:“你看,我们也是小本生意,要不你们能不能给我们减少一些设备的添置,降低一点标准,高抬贵手,随便一点,走个过场嘛,发个许可证算了。”他边说着话边悄悄地递给了我一个大大的“信封”。
“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更何况我们还有严格的纪律要求,绝对不能随便啊!”我严辞拒绝大叔的“好意”,并告诫他,“我们办理申请一定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不会因为一些小恩小惠而忘记自己的初心,请务必对您的场所把关,对我的工作尊重,更对今后到您这里的客户负责。”说完,我便在现场核查书上按照事实出具了整改清单,并告知,待其整改完成、完全达到申办条件后,再按照程序报上级审批。
“箪食瓢饮”,不以事小而不检。很多时候,品德就是来自于日常的琐碎小事,它是柴米油盐中的克勤克俭,是为人处世中的一言一行,更是立德树人中的坚守正气。在人生旅途当中,就需要其引领航向,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引首”!
“爷爷,颜回喝水就能把肚子吃得饱饱的吗?”
听着女儿稚嫩的话语,我和父亲忍不住相视一笑。
“对了,妈妈手上还有一枚由这个故事刻出的印章哦!宝贝要看看吗?”我轻轻拍了一下女儿的肩膀。
看着女儿手中这平平无奇的小石头,“箪食瓢饮”四个字仿佛有千斤重。就着这张旧桌子,我带着女儿写下了她人生当中的第一幅对联,郑重地钤上了印章。
人生的路该怎么走?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选择。闲章不闲,既可“引首”,又可“压角”,对于一幅作品,总有虚实、疏密之处。若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疏处如觉空荡,亦可借印章充实,宛如挪动小小的“秤砣”,使布局均衡熨贴。人生不也是如此吗?每每拿起“箪食瓢饮”这枚印章,我似乎也获得了更多力量,它引领我清廉为人,勤勉做事,不为得失所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