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售完的蛋挞和蛋糕、尚在食用期散发余温的炸鸡、快到保质期的熟食……在餐饮、商超等消费场所,每天都会产生相当规模的余量食物。这些余量食物除了被丢弃还有什么更好的处理办法?记者在多地调研发现,政府部门、协会组织和餐饮商家开动脑筋,结合线上与线下推出诸多创新举措,让余量食物产品发挥“余热”,引领勤俭节约的新风尚。
点评:商家企业有责任创新处理余量食物的方式。可是,如果不解决后顾之忧,商家投鼠忌器,他们哪里还有创新处理方式的动力?从这个角度看,尽快出台科学统一的临期标准、临期商品处置标准,完善生鲜食品保鲜和质检的相关标准,以及明确相关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引。只有这样,才能对余量食物的处理进行规范管理,餐饮商家放心大胆地处置余量食物。
2.近日,湖南汨罗市人民法院调解了一起人格权纠纷案件:去年5月,市民小张在刷抖音的时候刷到了使用自己照片的视频,并发现发布者李某在经营店铺账号时,多次在宣传产品的视频中用到了自己的照片并获得多人点赞收藏评论,遂诉至法院维权。在法院的组织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删除所有侵害原告相关权利的视频,并保证以后不再侵害原告的肖像权。
点评:须知,无论是明星偶像、公众人物,还是普通的社会大众,均享有肖像权。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构成侵犯肖像权行为的,均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因此,刷抖音偶遇“自己”,依法维权不“客气”。发现自己的肖像权被侵犯后,首先我们可以先去跟侵犯你肖像权的人协商,如果同意终止侵权,并答应以后不再利用你的照片作为商业用途,那么其实可以大事化小。但是如果对方态度恶劣,屡教不改,这时候就不能客气了,只能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
3.近日,在内蒙古。辽阔的草原上,骑手小哥一路策马奔腾只为送外卖。网友:百公里油耗二斤饲料。
点评:“花式送餐”的背后,是经济时代发展催生而出的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外卖小哥“花式送餐”已不算稀罕事,前两年曾有关于“外卖小哥爬泰山送餐”的热议视频。此外,诸如“划皮划艇送餐”“给狗子送午餐”等外卖送餐趣闻,令人听后无不倍感新奇。但此类事件,在如今的社会已不属于个例。服务类行业为获得更加宽广的市场和生存空间,早已转变传统时代单一的服务方式,其越来越注意满足人们对生活的多样化需求。相信,未来也将会有更多丰富多样的服务方式,出现在大众社会生活当中。综合新华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