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最大程度实现“园区事园内办、园区办事不出园”。不仅如此,西渡高新区进一步将涉及赋权事项的623个审批环节优化为266个环节,将原来12个部门26个印章整合成“行政审批专用章”,真正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今年以来,西渡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共审批办理537项行政审批事项,新增入园企业181家。此外,全县大力实施“一网通办”,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实施行政效能提升专项行动,实行“拿地即开工”“领证即开业”,做到“一件事一次办”全覆盖;打造“综合受理、一站式办结”服务模式,将过去“脸难看、事难办”变成“脸好看、事好办”,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显著改善了营商环境。
该县“优”政策、得实惠,在过去已出台“黄金二十条”共兑现惠企资金944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又出台《关于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建设“五好”园区的若干措施》(简称黄金二十一条),预计将发放惠企资金3000万元;设立了总规模为1亿元的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按照1:10的比例对合作银行进行风险补偿,有效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让企业一门心思谋发展。为让企业更好更快地享受惠企政策,县有关部门通过“政策找人”摸排可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市场主体8000余户,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发送2万余条税费优惠信息,通过开展座谈会、纳税人学堂等形式进行面对面、点对点精准宣传辅导。同时,县里还将国家、省、市、县各类惠企政策进行归纳,编辑成册供企业了解,让企业享受实实在在的优惠,进一步激发活力。
采访中,各类优质服务典型事例信手拈来:8月份,部分企业面临招工难,县相关部门闻讯宣传发动,随即各乡镇为企业输送员工2000多人,有力的缓解人力资源不足矛盾。为提高效率,县职能部门联动上门服务,使钟表产业园从开工、建成交付、到投产仅用一年,现有141家钟表企业入驻投产,成为全省唯一的钟表产业特色集群、全国唯一的钟表全产业链项目,实现了“世界钟表看中国、中国钟表看衡阳”的目标。
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良好的营商环境使县域变成了“吸铁石”,项目流、资金流源源不断。据统计,截至10月中旬,全县共有个体户42776家、企业10295家.今年净增6009户,其中企业2545户、个体3464户。1至9月,全县新签约项目61个,合同引资额225.7亿元;实施重点项目89个,总投资321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39个、总投资115.3亿元,续建项目50个、总投资205.2亿元;地方收入完成11.5亿元,增长17.8%,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呈现又好又快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