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写“中国之治”新篇章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推动边远牧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图为曲麻莱县秋智乡幼儿园的小朋友在玩游戏。(9月13日摄) ■韩方方 摄

  十年前的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向一个宏伟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0项具体任务,336项重大改革举措……这份约两万字的文件,是一份雄心勃勃的改革部署,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由此起步。

  一路闯关夺隘,十年间,我国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全面深改,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生动发展局面;

  一路破篱清障,十年间,我们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夯实“中国之治”基石,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源泉;

  一路积厚成势,十年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突破引领,一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破局开路、克难前行,不断开创发展新境界。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我国锚定高质量发展,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关键一招,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

  引擎升级,厚植创新发展新优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发力完善支持创新驱动顶层设计,健全科研平台体系,完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十年来,我国推动形成全方位支撑发展和保障安全的科技创新整体布局,科技体制深化改革极大释放了创新引擎动能,助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

  布局谋变,拓展协调发展新空间。设立雄安新区,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擘画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江河战略”……十年来,各区域板块协同发展加速,形成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广阔空间。

  绿染神州,开辟可持续发展新境界。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十年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以更坚决的态度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更有力的举措保护修复生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保督察、河湖长制、国家公园体制等陆续实施,美丽中国蔚然成型。

  释放活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持续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不断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全国统一大市场正在加快形成,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提速。

  民呼我应,一批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改革举措惠民生增福祉,交出让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在全面深改的宏大布局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是衡量改革含金量的重要标尺。户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住房制度完善、城乡养老并轨、三孩生育政策落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回应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盼。在加快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我国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基础教育补短板、职业教育树精品、高等教育创一流。十年来,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

  医疗服务体系持续优化,老百姓更有“医”靠。十年来,我国持续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统筹保障水平,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稳步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推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布局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医疗服务“高地”覆盖所有资源薄弱省份……老百姓真切感受到,药价降了、看病方便了、健康更有保障了。

  以“一老一小”为重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为更好匹配和适应日益增长的“老有所养”“幼有所育”需求,一方面不断加强老龄工作顶层设计,聚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稳步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另一方面,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加强权益保障、强化经济支持等生育支持政策密集落地,持续推出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各项举措。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质增效,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十年来,我国推进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出台个人养老金制度,扎实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应对挑战的底气更足,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

  探路先行,一批旨在推动整体改革创新的重大改革试点“多点开花”,将全面深改持续推向纵深。

  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良性互动,最大程度聚合改革澎湃动力,转化为推动国家改革发展的磅礴伟力。

  试验探路,跑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示范加速度。过去十年间,从粤港澳大湾区,到深圳先行示范区,再到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三大国家战略相继落地,深圳担起“试点、试验、示范”责任,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探路。上海等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深改“试验田”,共接重任探路制度型开放,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路径,为推动加入高标准经贸协定提供实践支撑。

  示范带动,支撑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改革。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此后陆续出台的系列配套文件,搭建起国企改革“四梁八柱”。从“四项改革”到“十项试点”,试点范围持续扩大;从开展“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遴选工作到通过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形成一批以国资改革引领国企改革的区域标杆……改革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凸显,推动国企改革由点向面梯次铺开、扩围提速、向纵深推进。

  眼睛向下,实现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有机统一。2018年,北京以赋权、下沉、增效为重点,开展“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探索形成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主渠道的“接诉即办”机制。如今,接诉即办改革已走向全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广‘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等基层管理机制经验,推动资源、管理、服务向街道社区下沉,加快建设现代社区”。发源于浙江绍兴诸暨枫桥镇,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丰富发展,在全国更多地方落地生根,由基层社会治理的范本上升为党领导人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在一次次问计于民、广集民智中找到破题关键,展示出“上下同欲者胜”的中国智慧。

  回望过去,改革开放不停顿、不止步的坚定意志一以贯之。展望未来,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书写好“中国之治”新篇章。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书写“中国之治”新篇章
促进医疗卫生机构 支持托育服务发展
看!秋季星空有这些亮点
长江岸边柑橘黄
中疾控发布丙型肝炎检测新规范
下列证件 声明作废
衡阳日报版面七A07书写“中国之治”新篇章 2023-10-18 2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