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建新 通讯员 唐巾尧)早稻收购在即,为切实抓好粮食收购工作,7月4日下午,我市召开粮食收购座谈会,提前研判收购形势,推动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运用,切实做到“钱等粮”。
为解决收购资金问题,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农发行衡阳市分行配合联动,经市政府同意,建立1000万元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加大粮食市场化收购的信贷支持力度。此举对解决粮食企业市场化收购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意义重大,不仅可以缓解粮食企业有效担保不足导致的融资难问题,从而拓宽粮食企业筹集市场化收购资金渠道,而且有助于形成政府、银行与企业齐抓共管粮食收购机制,构建金融支持粮食市场化改革的长效机制,更好地保障衡阳地区粮食安全。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全市早稻收购准备工作组织有序、进展顺利。作为拟参与信用保证基金白名单企业,市金雁公司表示,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实质解决了抵押物不足的问题,在公司筹集收购资金上发挥作用。
农发行衡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行粮油贷款余额44.93亿元,擦亮“粮食银行”品牌。下阶段,该行将统筹做好政策性信贷工作,大力支持市场化收购,推动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落地,实现粮食全产业链和县级支行粮食信贷客户“两个全覆盖”,保证粮食企业“有钱收粮”。同时大力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积极支持高标准农田、“产业+”等建设,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各县市区要履行好粮食安全责任,抓好市场化收购,确保不出现“农民卖粮难”;指导粮食企业运用好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解决市场化收购中资金需求,防止出现“打白条”。 针对个别县市区仓容紧张问题,要做好应对措施,各方齐抓共管,切实维护好种粮农民的利益和良好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