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嘉林 通讯员 唐琼
在衡阳,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不在临床一线与病魔正面交锋,但却为患者战胜病魔提供了必要保障。他们的战场在献血车和献血屋,他们是爱心的收集员、传递员,是他们多方采集血源,并将热血源源不断地输送给临床患者,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他们就是衡阳市中心血站的工作者,邱奕就是其中一员。
作为一名从事血源工作整整34年的“老将”,邱奕先后在成分科、体采科、办公室、临床服务科、社会服务科等一线科室工作,现任该站副站长。从事无偿献血工作34个年头,她多次参加献血,累计献血量1900毫升。
从1989年进入衡阳市中心血站工作以来,她一直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推行无偿献血制度,建立健全了无偿献血有效机制,创新了无偿献血宣传工作方法,保障了衡阳市临床医疗用血和急救用血血源,为守护雁城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的贡献。
做好无偿献血的“推行者”
“熟悉血站工作的人都知道,血源工作三大挑战:第一是责任重,第二是困难大,第三是工作时间长。”说起工作时的难点,邱奕表示,最担心的就是恶劣天气,每到此时,街头无偿献血人数就会急剧下降。另外,在学校放假和春节期间,市民出行也会减少,每逢此时,她都压力倍增,无法保证血源,就没法确保临床患者的安危。
时间拨回到1998年,那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采供血机构一时面临巨大的压力。因为无偿献血的理念还未在公民中广泛传播,献血和用血观念均需改进,少部分群众对无偿献血不理解,不支持。衡阳人口众多,医疗机构的数量在省内仅次于长沙,无偿献血制度推行起来非常困难。
邱奕就是在这个时候临危受命,担任当时的社会服务科科长,负责全市无偿献血制度的推广和血源联系。面对压力,她主动作为,拿出“拼命三郎”的架势,放弃了每年15天的公休假,四处联系血源。
有一次,邱奕到了一家单位,刚进门,还没坐下,别人就朝她喊道:“滚出去,你们是吸血鬼!”尽管如此,她从未想过放弃,顶着重重压力,一家一家单位地跑,一张一张海报地贴,耐心细致地做解释工作,慢慢地让市民了解了无偿献血工作。2005年,我市实现临床用血100%来源于无偿献血,无偿献血制度在我市得以全部实行。
此后,为营造浓厚的无偿献血氛围,邱奕在站领导的支持下,四处奔波,积极争取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每年召开一系列以无偿献血为主题的大型会议及活动,部署落实无偿献血相关工作,并积极争取把无偿献血工作纳入到全市各类考核机制。2012年,无偿献血纳入了全市精神文明考核的内容,无偿献血工作日益被全社会关注和认可,逐步探索建立了符合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有效机制。
为了消除误区,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的无偿献血氛围,邱奕细心琢磨部分市民不愿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一是觉得献血有害健康,二是不能理解无偿献血但临床用血仍需缴纳一定费用的问题。为此,她一方面大力宣传“适量献血有益身体健康”的医学常识,另一方面,大力宣传“无偿献血,免费用血”制度及“一人献血,全家免费用血”等观念,并向市民详细解释临床收取的费用仅为检验、储存、运输等成本费用,并非血液本身的费用等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以及献血前后应注意的事项印制成册,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各届积极参与、广大人民群众广泛融入的无偿献血模式。
当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员”
为实现无偿献血宣传工作的全面覆盖,邱奕充分利用各大新闻媒体的宣传效应,在各电视台、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网络加大了对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的宣传,并常年在《衡阳日报》、《衡阳晚报》、中国献血网及衡阳新闻网等媒体大量刊登无偿献血的公益广告及献血常识、专题报道,在城区主要地段发布无偿献血大型宣传广告,加大了对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的宣传。
为把无偿献血活动与市民生活结合起来,邱奕大力组织开展街头无偿献血活动宣传,每逢节假日和纪念日,她便组织开展无偿献血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技能比赛,通过多形式的节目传递无偿献血知识。邱奕还积极组织血站在广场、社区、街道举办各类大型的宣传活动,创立了电视有画面、报刊有文字、电台有声音、网络有图片的无偿献血立体宣传形式。
此外,邱奕深入调研,牵头建立无偿献血宣传网路。她结合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献血人群,建立了街头、部队、高校、单位团体、农村五个献血网络,针对不同的献血网络出台了不同的宣传和服务方案,从而在每个献血网络都有一支相应固定的献血者队伍,确保了特殊时期血液的供应,避免和减少了季节性血源紧张和偏型的局面,保证了临床用血需求。
保证临床用血的“坚守人”
为优化服务,给献血者提供温馨周到服务,邱奕对每一位献血者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实行必答和回访制;开辟了短信平台和无偿献血群体QQ交流平台,为献血者发送生日或节日祝福等信息,加强了与献血志愿者的思想交流和工作联系;建立健全了“偿还”高效运行机制,对外地受益者通过邮递方式提供“偿还”服务,为无偿献血免费用血的受益者提供方便、及时、有效的服务,更多的市民在志愿者的影响下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2006年,她开始探索并不断完善“血站开放日”制度,积极邀请市直机关代表、献血者代表、新闻媒体代表、在校学生代表、市民、网友等到血站现场体验参观,向参加“公众开放日”活动的民众详细讲解血液生理知识和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对市民存在的疑惑及时解答。2011年进一步完善了“血站开放日”制度,把每月19日确定为“血站开放日”,为广大市民构建了一架了解无偿献血的桥梁。
2007年,邱奕还组织成立了我市首支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义务宣传无偿献血制度和相关知识。在她的努力下,这支队伍日益壮大,至今发展壮大到600余人。截至2022年,这支队伍为无偿献血无偿服务1万多小时,她本人带头服务达400多小时,而这支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也连续两次荣获2008年度和2010年度“衡阳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先进集体”的荣誉。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邱奕的辛勤的付出和劳动迎来了累累硕果:我市自2005年起实现了医疗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自愿参加无偿献血人群逐年扩大,无偿献血人数以每年7%的比例增加,2022年全市无偿献血人数突破5.2万人次,衡阳市连续8次荣获无偿献血类最高荣誉——国家卫健委、中国红十字总会和解放军总后勤部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殊荣。更难能可贵的是,自建站来,我市至今没有发生一例因急诊缺血引发的医疗事故。她本人被评为“省血液管理工作先进工作者”“中国献血网优秀联络员”以及市总工会授予的“百岗明星”等称号。
“作为一名血站人,就意味着要肩负沉甸甸的责任,就意味着要付出默默无闻的努力!”这是邱奕多年来最大的感悟。作为血站主管血源的副站长,她肩负的是全市人民对于生命的守望,承担的是全市148家医疗单位的用血需求的责任。她表示,将继续坚守自己的岗位,竭尽全力保障全市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供应,用实际行动为“健康衡阳”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