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通讯员 卢健 刘源 见习记者 王慧)4月17日清晨,耒阳市余庆街道向阳村一处农田内插秧机来回穿梭,一株株嫩绿的秧苗伴随着一阵阵轰隆隆的机器声从插秧机苗盘上滑落,为水田披上了“绿装”,秧苗随风摇曳,洋溢着勃勃生机。
耒阳市余庆街道向阳村种植大户陈就成抢抓有利时机,使用机械插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我今年种植水稻500多亩,过去春季育秧时天天下雨,秧苗容易得病,甚至冻坏。现在村里有了育秧大棚,再也不用为秧苗发愁了。而且机械化插秧,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又可以大幅提高效率和产量。”陈就成向记者介绍。
而在该市水东江街道大塘角村艳然农场内,几名农户正忙着从车上搬运培育好的秧盘,2台插秧机在田间“大显身手”,不一会,一排排绿油油的秧苗栽插整齐且间距相当,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预计种植早稻700亩,比去年增加近400亩。从12日开始插秧,预计还有一个星期完成插秧。”艳然农场负责人王国萍表示。
近年来,耒阳市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政策,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技术指导,全力推广早稻集中育秧和机械化插秧,鼓励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购置先进适用的高速插秧机,不断优化种粮补贴政策,助力春耕生产,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据了解,今年耒阳市计划种植水稻102万亩,其中早稻35.7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浸种108万斤,秧田1.25万亩,预计在5月1日之前完成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