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谢 琼 彭 贵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廉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基础所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
2022年,衡阳坚持守正创新,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廉洁基因”,全域式构建“清廉矩阵”,持续讲好廉洁好故事、传播廉洁好声音,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体系,发挥廉洁教育基础作用,成风化人,让崇廉拒腐的清风正气不断充盈衡州大地。
挖掘廉洁文化“源头活水”
“老乡,橘子长在树上是你们的,掉在地上还是你们的,这三个橘子你一定得收下。”三个橘子的清廉故事,发生在1939年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时,叶剑英、薛子正等中共代表驻扎处——南岳古镇一处名叫“橘盈圃”的大院里,一时成为佳话。
如今,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陈列馆,展示着一批“红”“廉”故事。春节长假期间,众多游客走进陈列馆,在一幅幅展板前驻足观看。
衡阳大地薪火不熄,文化底蕴厚重。衡阳市纪委监委深入挖掘本地文化中的廉洁基因,盘点承载廉洁文化资源的文物古迹、红色遗迹、名人故居、清官廉吏、文艺作品、非遗技艺,建立门类齐全、彰显特色的廉洁文化“资源库”,实现廉洁文化古今交融、廉洁思想代际传承。
红为廉之基。衡阳市围绕“一地一品牌、一域一品牌、一媒体一品牌,部门有特色、行业有亮点”目标,多方参与、共同创建,唱响廉洁文化建设“大合唱”,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教育实效突出的廉洁文化教育基地,重新命名、提质改造廉洁文化教育阵地70个,并以点带面、抓纲带目,形成廉洁文化建设全域推进、全面共进态势。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