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部署深入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推动经济巩固回稳基础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 确定加强重点商品保供稳价措施 保障群众生活需求 部署持续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 兜牢民生底线
~~~——论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热点问题
~~~
~~~
2022年12月22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主要成果盘点

  新华社加拿大蒙特利尔12月20日电  当地时间20日凌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取得圆满成功。

  COP15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中国是大会主席国,引领和推动第二阶段会议通过最重要的预期成果“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

  以下为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主要成果:

  1.会议通过62项决定。近40个缔约方、利益攸关方宣布一系列重大行动与承诺。

  2.会议通过历史性的“框架”成果文件。这是在当前形势下,各缔约方坚持多边主义,同时综合考虑各缔约方、利益攸关方的关切和诉求,最终达成的一个富有雄心、平衡、务实、有效、强有力且具变革性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将指引各方共同努力遏制并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让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并惠益全人类。

  3.包括“框架”成果文件在内,最有分量的文件共有6份,于19日凌晨率先通过。它们分别是:“框架”,“框架”的监测框架,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DSI),资源调动,能力建设、发展和科技合作,规划、监测、报告和审查机制。

  4.“框架”设立了到2050年的4个长期目标和到2030年的23个行动目标,历史性地纳入了DSI的落地路径,历史性地决定设立“框架”基金,历史性地描绘了2050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

  DSI惠益分享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十分突出,也是各缔约方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本次会议历史性地将DSI纳入到“框架”的推进进程,并提供了下一步的路线图,提出到2030年促进更多地分享DSI产生的惠益。

  在资金资源调动方面,“框架”要求全球环境基金尽快在2023年设立一个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通过一个特别信托基金来支持“框架”的实施,直至2030年。“框架”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到2025年每年提供200亿美元,到2030年每年300亿美元,提出了到2030年从各个渠道包括从官方发展援助、金融机构、私营部门等方面每年调集2000亿美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

  5.“框架”确立了“3030”目标,即到2030年保护至少30%的全球陆地和海洋。这是一个有雄心的目标。2010年通过的“爱知目标”提出到2020年保护17%的陆地和10%的海洋。除少数国家外,多数没有完成这个目标。

  6.“框架”到2030年的行动目标还包括:恢复退化生态系统区域30%、外来入侵物种引入减半、高危化学品使用减半、全球食物浪费减半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纲举目张,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婴幼儿感染后如何照护?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主要成果盘点
下列证件 声明作废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主要成果盘点 2022-12-22 2 2022年12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