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永军 通讯员 谭 超 范力为
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频发,诈骗形式五花八门,令人防不胜防,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严重影响社会安定。
针对严峻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势,雁峰区立足社情、民情,突出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关键词”,持续开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打防宣”一体推进,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总警情呈下降态势。
高站位高规格统筹推进
今年以来,雁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电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省、市两级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突出犯罪工作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和《湖南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和跨境突出犯罪工作责任制规定》,深入推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突出犯罪工作向纵深发展,积极构建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工作格局。
2月15日,雁峰区成立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和跨境突出犯罪工作协调小组,区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为组长,其他分管区领导为副组长,构建了高规格反电诈工作体系,发动全区上下扎实推进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工作,坚决打赢打好新时代反诈人民战争。
高强度高效率打击整治
雁峰区以“打”开路,打击战果丰硕。2022年以来,雁峰区共破获各类电信诈骗类刑事案件89起,抓获涉电诈类犯罪嫌疑人206人,为群众挽回损失700余万元。侦破损失100万元以上电诈黑灰产案件1起,50万元以上电诈黑灰产案件2起,破获部督案件1起、省督案件2起。对公安部推送的涉诈线索全部研判落查打击到位,落查涉案“两卡”线索231条,线索反馈率达100%;通过断卡行动共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87人,训诫83人,公安分局共打掉涉嫌黑灰产犯罪团伙11个,并对所有断卡行动线索统一建立台账,逐一进行排查,实行销号管理;对反馈的线索,全程督办,切实落实核查责任,该分局现有一级卡冻结率为100%,居全市第一。
要末端惩治,更要源头防控。雁峰区将关口前移,严打外流出境涉诈犯罪,在全区公布实施了雁峰区缅北窝点人员逼投劝返集中攻坚方案、十个一律等文件,对全区涉诈重点人员的劝返管控工作进行专项部署。全区共摸排涉诈重点人员196人,管控列入法定不准出境人员196人,共作废护照84本,从源头上遏制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
雁峰区还专门成立督导组,并制定了《雁峰区涉电信网络诈骗重点行业及地区督导方案》,全面压实行业监管责任,针对辖区重点行业及地区开展了专项督导检查。目前,雁峰区涉“两卡”线索明显下降,线索新增数由每月40余条骤减至5条,打击治理“两卡”行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初步遏制住了雁峰区涉“两卡”线索多发势头。
高密度高频次宣传教育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把好电信网络诈骗预警关,有力压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率,守好群众的“钱袋子”,雁峰区以“深入宣传、广泛宣传、长效宣传”为指引,结合“国家反诈中心”App推广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做好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工作。
雁峰区积极协调全区各职能部门、乡镇街道、学校、银行等,发动整合多方力量,组织开展反诈宣传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五进”活动。在全区推广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提升全民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营造全社会反电诈氛围。目前,雁峰区反诈App推广完成数为92221,最高一周新增实名注册数13000余人,推广完成率居全市第一位。
同时,通过上门入户、敲门行动、屋场恳谈等形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为老百姓解析诈骗手段,推广防范措施,并在小区、商场,张贴海报、悬挂横幅,利用辖区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反诈宣传标语,动员“衡阳群众”志愿者在公园、商业街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宣传,号召居民群众积极主动提供周边疑似“电诈”线索,营造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全方位、全系统引导全民参加反电诈战争。
下一步,雁峰区将以破案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上升和发案数、群众财产损失数下降“两升两降”为工作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精准施策,推进全链条治理,全领域贯通联动,全力攻坚,以工作实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