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翔 通讯员 李永民 颜伶俐)“今年旱季跟往年不一样,但我们并没有感到缺水……”9月26日,烈日当头,衡东县吴集镇柏桥村11组村民赵德生站在田埂上,凝望着不远处几口波光粼粼的水塘,内心底气十足。
7月以来,衡东县连晴高温,已近90天无有效降水。全县平均降雨只有31.4mm,较去年同期降雨222.3mm减少190.9mm,部分地区已发生不同程度的水文干旱。作为该县面积最大的乡镇,吴集镇总面积275平方公里,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2万人,是全县的农业强镇、产粮大镇、畜牧重镇。
“保障吴集镇农田灌溉用水,就是守护好群众的‘粮袋子’”。衡东县委书记谭建华告诉记者,该镇坚持念好“源头调水、长藤结瓜、点位蓄水、管到末梢”十六字诀,精心做好“水文章”,打好抗旱“攻坚战”,是农户们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坚持“源头调水”,挖掘引水“潜能”。抢抓湘江、洣水的引水有利时机,吴集镇比往年提前半个月协调甘溪电站、洋塘水电站关闸保水,为后续农田灌溉用水留足水源,累计调水提水近5000万立方米。同时,针对远离水源、取水不便区域,调用抽水设备270台,共打抗旱井20口,维修饮水工程2个,想尽千方百计为人畜和庄稼“解渴”。
因渠道内淤塞严重导致过水断面不足,过去几年,处于甘溪灌区的柏桥村有水放不下。今年以来,该村清淤疏浚和新修水渠近6公里,(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