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映竹 谭雯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雄飞
李艳国是衡阳甘霖社会服务中心的一名专职禁毒社工,工作一年多来,她本着“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理念,始终用真心去对待工作,为南岳区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专业性社会服务,引导他们回归正常生活。
日前,记者在南岳区祝融街道衡岳社区的心理交流室见到李艳国时,她正在为社康人员的家属进行心理疏导。李艳国以前在旅游部门上班,因为对心理咨询十分感兴趣,也觉得自己的沟通和共情能力不错,便放弃了以前的工作,应聘成为一名社区禁毒工作者。
一提起吸毒人员,很多人都会心生畏惧。李艳国也一样,她第一次接触吸毒人员时,紧张大于兴奋,整个聊天过程都小心翼翼。之后,李艳国参加了各种心理辅导培训。“她虽然干这份工作时间不长,但她虚心学习,经常向同事、社区干部、民警请教。”同事曾海花如此评价李艳国。
针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无业、家庭困难等问题,李艳国会将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作为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全心全意助其摆脱生活困难,重树生活信心,真正成为他们的“点灯人”。
针对戒毒康复人员“就业难”问题,一年多来,她和同事骑着“小电驴”跑遍了区内各个公司和企业,为他们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虽然有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李艳国用心用情帮助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难关,逐渐拉近了与他们之间的距离。
当记者问到觉得工作中最难的是什么?她的回答是与人沟通。帮教对象中很多人脾气不好,很难交流,李艳国却总是笑眯眯与他们交流。作为社区禁毒工作者,得时时刻刻关注着每一个人的状态,从各方面入手,尽可能地防止他们复吸。她表示,禁毒工作虽然有困难,但很符合她爱挑战的性格。当看到社戒社康人员一个个重归家庭、融入社会,她感到特别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