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来自东北“黄金玉米带”的田野新观察
~~~——种粮大户在行动
哈尔滨:~~~
2022年07月11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哈尔滨:
传承红色信仰 提亮文明底色

  新华社哈尔滨7月9日电   哈尔滨有着悠久红色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近年来,哈尔滨市聚焦群众需求,激活红色资源,凝聚向善力量,不断擦亮全国文明城市的亮眼名片。


  培根铸魂,赓续红色血脉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团结起,夺回我河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到来之际,哈尔滨市育红小学的小学生齐声唱起抗联歌曲《露营之歌》,在悲壮激昂的旋律中,感受昔日将士们救亡图存的壮志雄心,传承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爱国精神。

  黑龙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地区14年抗战的主要区域,涌现了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等一大批抗联英雄。通过整合以英雄名字命名的43所革命传统学校,哈尔滨市打造红色教育品牌,组建红色文化教育传承联盟会,让“红色接力棒”代代相传。

  “以文铸城、以文育人,特别要以红色文化夯实文明城市精神根基。”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刘宗伟说,全市红色展馆和遗址共有99处,在国内同级别城市中位列前茅,现已成立宣讲队伍360余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旧址等,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红色教育和理论宣讲活动。

  百年松花江滨洲铁路桥“党史学习教育长廊”“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主题地铁专列、《空降玫瑰》等红色剧目……在哈尔滨,越来越多的红色资源变成“红色课堂”。


  成风化人,凝聚向善力量


  微风拂面,悠扬的小提琴声在中央大街回荡,素有“冰城夏都”之称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迎来清凉夏日。清晨,身穿红色马甲,手持印有“遵守交通法,文明过马路”警示语的小红旗,志愿者们在哈尔滨市尚志大街和西十二道街交叉口处,引导过往行人和车辆。

  “做好新时期文明实践工作,关键在育人。”哈尔滨市道里区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刘金娥说,通过挖掘有特长、有奉献精神的市民,全区共组建“健康守护者”“律师有约”等300余支志愿队伍,累计注册志愿者22万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787万个小时,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饮、文明上网等文明实践行动。

  英雄的城市不缺乏新时代的榜样。在“东莱之子”刘学钢、“铁牛书记”金东浩等一大批模范典型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市民主动加入疫情防控、爱心助学、敬老助残、扶贫帮困等志愿活动中,“善小常为·点亮冰城”等特色志愿服务逐渐形成品牌。


  为民服务,提升宜居指数


  党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龙江四大精神”……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三孔桥社区桥北小区院内,整洁的环境令人耳目一新,各类红色文化展板图文并茂,标语醒目。

  “我们是老旧小区,以前存在不少脏乱差的现象。随着创建文明城市的力度不断加大,居民慢慢养成好习惯,大到车辆停放、小到垃圾分类,都井井有条。”三孔桥社区党委书记张林林说,邻里间互帮互助、解危济困,充满温情。

  前不久,哈尔滨市坚持问题导向,出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整改方案,设计“1+6”专项整治行动,主要包括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农贸(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专项整治等6项行动。同时,推进一批水、电、气、热等服务民生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困扰百姓日常生活的难点、堵点问题。

  “几天前,一位父亲通过我们的广播,找到走失的孩子。”在松花江畔的斯大林公园一座仅有十几平方米的服务驿站里,工作人员刘艳梅笑着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服务是自己的责任,更是一份骄傲。

  今年4月以来,哈尔滨市推进实施惠民实事项目,解决群众各类民生实事97183件,组织各级文明单位对接886个社区(小区),“创城整改热线”已受理解决群众来电67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保护黑土 守好粮仓
多种粮、种好粮
传承红色信仰 提亮文明底色
衡阳日报版面四A04传承红色信仰 提亮文明底色 2022-07-11 2 2022年07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