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晖区融媒体中心 唐兰荣
那是一个山花烂漫的时节。
凭着对文字的热爱,我来到珠晖区,也就是那一天,我的新闻工作生涯迈出了第一步。“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我的新闻之路就如白朗宁的诗一样,热情瞬间被点燃。于是,从2010年开始,我采写的各种新闻作品逐渐进入读者的视野。
历史很长,人生很短。一晃,12年过去了。可怎么也没有想到,我这个不是专业“讲故事”的人,竟在新闻路上一走就是12年,以奋斗的底色,以奔跑的姿态。
NBA篮球巨星科比曾说过:“我知道每一天凌晨4点洛杉矶的样子。”我也曾自我调侃:“我也知道衡阳凌晨4点的样子。”多年来,我的足迹遍及脱贫攻坚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美丽中国建设最基层……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与见证这座城市的“生长”,与它共同成长;多年来,我忘不了那些开心和伤感的事情:深夜还在码字改稿,顶着炙热的太阳去采访,在刺骨的寒风中拍照,一切都像刚刚发生的那样熟悉;多年来,我从“零”开始,4000多个日夜“熬”成了融媒发展的“多面手”,报网端微百花齐放、文图音视争奇斗艳,万余篇稿子陆续见诸报端和散见网络平台……
记得有一位新闻界老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好记者必须是看到大家所没有看到的事情。这些年来,奔跑在新闻路上,我从来不敢懈怠,只有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铭记那份因为热爱而甘愿付出的“初心”,才能让自己的青春,在不被虚度的每一秒里盛开:连续8年荣获衡阳新闻奖;4次荣获衡阳市对外宣传先进个人;并荣获衡阳市第十二届“优秀新闻工作者”……于我而言,新闻就是整个世界。
打开电视,现场直播、视频连线让观众身临其境;翻开报纸,观点言论、深度解读助人在思想的广场徜徉;拿起手机,新闻资讯、融媒产品令人应接不暇……广大新闻工作者用手中的纸笔、键盘、话筒、镜头,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和创新精神呈现着新时代的前进步履。在新闻实践中,未来的我,要力争做到“前方作战”能力与“后方策划”技巧两翼齐飞,让品牌专题破浪前行。要在助力珠晖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挖掘更多珠晖元素,让更多珠晖声音、珠晖身影、珠晖特色有更完美的展示。也要多将珠晖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亮点”,变成媒体的“焦点”,将珠晖干群在“我的衡阳·我的奋斗”中的生动实践,变成媒体的“源头活水”,将在衡阳打造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中的珠晖贡献,变成媒体的“满园春色”。
汪国真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多年的磨砺,让我逐渐明白一个道理:新闻工作没有彼岸,只有通向彼岸的航途;新闻工作没有顶峰,只有通向顶峰的路径。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欣欣向荣的中国处处都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奋斗故事。奋斗是农民田间地头的辛勤耕耘,奋斗是工人在车间里来回的忙碌,奋斗是基层干部奔走在大街小巷的每一次服务。而作为新闻人的我,奋斗便是要将镜头、笔触对准基层,生产一批“独家”“首发”和“爆款”,用接地气、沾泥土、带露珠的作品,记录珠晖人在这座城市创业、奋斗的故事,记录下这个城市的变迁和时代的印记。
不畏山高路远的跋涉者,山川回馈以最奇绝的景色;不惧风高浪急的弄潮儿,大海回报以最壮丽的气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曾经的风雨兼程已化作和风细雨,润泽每一个和我一样怀揣梦想的人。一直努力奔跑在“融”时代战场上的我们,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坚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保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干劲,挺起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衡阳脊梁。用奋斗擦亮人生,让梦想照进现实。因为,时光从未辜负奋斗的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