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打开雁峰区纺织新村社区第二网格的微信群,可以看到网格员发的各类便民信息。
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怎么治”,雁峰区在全域探索以居民小区、商圈、楼栋为重要管理单元,依托基层党建网格与社会治理网格一体化,推广以红色党建引领的“五色花”治理模式:
——“红色党建”建强领导核心。在全区100个居民小区组建党支部,覆盖2401名直管党员、674名流动党员,通过组建“为民办实事”红色队伍、“全天候开放服务”红色驿站等,引导党员“家门口”即可参加组织生活。
——“蓝色治理”实现居民自治。苏眼井社区依托“议事会、理事会”等自治载体,定期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做到“大事一起干,好坏一起评”。
——“橙色文明”丰富精神生活。天嘉翰廷小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图书角,年接待读者6000余人次,被授予“湖南省书香社区”称号。
——“绿色守护”坚守城市底色。胜利山社区携手环城南路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实践,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清理绿化带等绿色守护活动。
——“粉色公益”助力全民志愿。如幸福小区成立文明清扫保洁、“衡阳群众”志愿者等5支志愿服务队,70余名党员带动400余名群众累计开展1000余次公益活动。
……
随着全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到网格服务,党组织与网格连接得更加紧密,“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组织体系更加有力。在“五色花”治理模式下,广大党员对照群众需求清单开展便民服务、响应诉求、治安巡防、化解矛盾等活动,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良性互动。
社会治理“创品牌”
瑜伽室内舒展身体,放飞心灵;图书馆中享受阅读,静谧悠闲;休闲区里下棋聊天,其乐融融……在白沙洲街道园林社区“理想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居民在此乐享午后休闲时光,不时传出爽朗笑声。
“理想嘉”负责人张宛杏介绍,“理想嘉”内设有儿童乐园、图书室、国学馆、多功能厅等,居民可随时来这里活动,读书学习、休闲健身、互相交流。目前,全区6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4个社区和14个村均建起了实践站。
最宝贵的智慧在基层,最鲜活的创新来源于群众。近年来,像这样的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在雁峰区不断涌现——不仅有“理想嘉”“微心愿”“舍得吧”等服务品牌,也有“民意直通车”“幸福恳谈会”“线上议事厅”等居民自治品牌,更有“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先锋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驻环城南路派出所调解室”等调解息诉品牌,各类创新品牌百花齐放、“瓜果飘香”。
“在雁峰区市域社会治理‘示范田’,我们愿意创新和尝试,用辛苦和汗水去耕耘它、浇灌它,不断‘种’出市域社会治理新成果,让‘示范田’变成‘高产田’。”区委书记王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