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4月21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阳晚报小记者2021年“光阴的故事”

  ■李   境

  2021年,衡阳晚报小记者俱乐部13岁了。对小记者来说,这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忙碌的一年,更是收获的一年。2021年,我们的身影在众多重要的舞台亮相,我们的笑容在许多经典的瞬间绽放,我们的成长在付出中收获。这一年,我们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在这里,我们领略不同风景;在这里,我们为理想蓄力;在这里,我们展示自我;在这里,我们学会关爱他人……让我们一起回眸那些属于衡阳晚报小记者的“光阴的故事”。


  开展红色研学, 继承光荣传统


  围绕建党100周年,衡阳晚报小记者俱乐部策划组织了“学党史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分64场,累计组织2100余名小记者走进湘南学联、罗荣桓故居纪念馆、中国共产党衡阳历史馆,穿越烽火岁月,传承红色精神。

  2021年4月,各校小记者站组织衡阳晚报小记者来到西湖公园夏明翰烈士铜像广场、湖南第三师范旧址蒋先云烈士纪念碑前,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小记者们站立在夏明翰革命烈士铜像前、蒋先云烈士纪念碑前,重温中国少年先锋队入队誓词,深切缅怀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寄托对烈士的深深哀思。

  5月,衡阳晚报小记者俱乐部联合社区开展“聆听老兵故事 继承光荣传统”党史学习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老兵们回忆峥嵘岁月,激情讲述革命经历,生动再现了那个英雄辈出、挥洒热血、艰苦奋斗的时代,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小记者们为老兵佩戴红领巾并献上鲜花,表达心中的敬意。

  6—7月,衡阳晚报小记者站联合市硬笔书法协会开展“书党史 颂党恩”为主题的活动,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党100周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一首首经典的诗词被小记者们一笔一画地默写出来,孩子们纷纷表示会将革命传统牢牢记在心头。

  “十一”前夕,各小记者站先后开展“童心向党迎接百年,载歌载舞庆国庆”文艺汇演、“牢记强国使命   争做时代少年”演讲比赛。文艺汇演中,小记者们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歌颂党的光辉历程,表达“永远跟党走”的崇高信念和坚定决心。主题演讲比赛带来了新时代小学生的红色故事和爱国宣言,他们表达流畅,充满自信,声情并茂地演绎了自己对爱国的理解,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传承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2021年,小记者俱乐部策划推出的“剪纸艺术进校园”“话端午·包粽子”“小小木工体验”“船山书院采风”“迎中秋·做月饼”等活动,均系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系列活动,丰富的活动内容寓教于乐,让小记者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活跃校园文化,激发孩子们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3月,小记者俱乐部策划了“传统工艺进校园,我是小小木工”体验活动,主讲人介绍了木工的起源与历史,并详细介绍了木工先师鲁班如何通过观察生活发明锯子等木工工具,

  演示了锯、凿、刨等木工操作。活动中,小记者们先自由发挥进行创造加工,打造自己心仪的玩具,然后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各种木工工具对作品进行修改、装饰。“原来木工工艺这么神奇,只要我们精益求精就能做出不凡的作品。”小记者刘思菡说。

  4—6月,衡阳晚报小记者俱乐部与市歌舞剧团联袂主办了“多彩非遗进校园 文化传承润童心”活动,先后在全市27个小记者站开展,每个节目都能引起极大的反响,大批师生被“圈粉”。大家在体验了这些项目后纷纷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韵味,希望今后能继续学习、传承非遗项目。 活动中,小记者们详细了解了衡阳丝弦的历史、演变和道具后,还在舞台上体验丝弦演奏的站位与发声。“衡阳丝弦是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校园能成为传播它的沃土”,参与现场教学衡阳丝弦传承人陈芳滨说道。

  传统美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端午和中秋节前夕,先后开展了“话端午·包粽子”“迎中秋·做月饼”活动。不仅锻炼了小记者们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佳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冰糖葫芦是中国的传统小吃,据传起源于南宋……”此外,小记者们还开展“品尝传统味道,制作冰糖葫芦”活动,小记者们在了解其“身世之谜”后,动手体验制作。“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了解到了‘冰糖葫芦的故事’,还学会了如何做冰糖葫芦,这样的活动真有意义”。小记者谢蒽彩高兴地说。


  进行实地采访,积累成长经验


  2021年,小记者们身穿红马甲、手拿采访本奔走于校园、机关、工厂、公园,围绕“双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环境保护”“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热门话题,用“街采+现场对话”相结合的形式,对关切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全年,共组织37次采访活动,小记者们的专业态度通过这几次重要采访得到了更好体现。

  “人体有多少血液?一共有几种血型?血液采集回来之后还要经过怎样的加工?多大年龄可以献血?”5月,小记者们带着好奇走进市中心血站,近距离观看血液采集、检测、制备和储存的过程,了解血液的科学知识。他们跟随血站工作人员先后参观了机采科、检验科、成分科和临床服务科等多个部门,并实地了解了血液从采集、检测到保存,并最终应用于临床的全部过程。参观中,小记者们带着敬意与疑惑现场采访多位无偿献血市民,并纷纷表示,献血就是用自己的血液帮助生病的人,让生病的人好起来,长大后也要参加。

  生活垃圾如何处理?垃圾如何能变成资源,怎样焚烧、发电?又如何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目的?6—7月,小记者们分批走进衡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实地探究垃圾变废为宝的秘密。小记者们提问该厂安环工程师、锅炉运行员、热控工程师、污水值班员,详细了解垃圾的种类、作用和垃圾发电的过程和垃圾焚烧发电的流程。

  9月,小记者们走进消防队零距离了解消防队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学习消防知识,增强消防意识。“邓叔叔,您为什么选择当消防员?”“邓叔叔,您每次出警回来最想干的是什么?”“邓叔叔,感谢你们,你们辛苦啦。”……活动中,小记者们还现场采访了“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蒸湘区消防救援大队船山大道消防站站长邓力。一问一答间,小记者们了解到消防员背后付出的努力与艰辛,深刻认识到消防员这群“最美逆行者”用生命在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10—12月,小记者们探访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走进衡阳企业上市辅导中心、创新中心、创业中心,了解数字经济,体验智能科技带来的方便,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运用人工智能、云课堂等高科技平台,小记者们了解了如何用数字化技术助力衡阳的数字经济发展,科技如何参与并改变大家的生活。此外,小记者俱乐部还推出“我眼中的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有奖征文活动,在小记者们心中埋下“数字经济”的种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衡阳晚报小记者2021年“光阴的故事”
2021年度衡阳晚报“优秀小记者站” “优秀小记者辅导老师”“优秀小记者”名单揭晓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衡阳晚报小记者2021年“光阴的故事” 2022-04-21 2 2022年04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