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2月28日凌晨3点,重405吨、由特变电工衡变公司自主研制的巨无霸变压器从衡阳发车运往长沙……“国之重器”从衡起运,这是我市打造“输变电之城”这张先进制造业亮丽名片的发力之举。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近期,省委主要领导在衡阳调研,对特变电工的产品优势大力点赞,并要求衡阳要推进“三强一化”建设,坚持“中心化”目标方向,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打造“输变电之城”这张衡阳先进制造业的新名片。新年以来,衡阳发展输变电产业动作频频,中央、省、市媒体聚焦衡阳输变电产业,北有“工程制造之都”长沙、南有“输变电之城”衡阳的格局渐成声势。
打造“输变电之城”这张新名片,我们有技术、有品牌、有底气、有实力。衡阳已形成上下游配套完备、产业规模居国内前列、产品技术国际国内领先的输变电产业集群:48家规模企业集群发展,全产业链规模已达260亿元;3家龙头企业均为业内翘楚,牢牢掌握世界或国内技术领先优势;在超高压变压器领域,创造了36项世界第一、104项全国第一!厚植竞争优势,推动输变电产业迈向“世界级”,衡阳其兴可待、未来可期。但要更好地下好产业发展“先手棋”,目标显然不止于此,仍需跋山涉水、不懈奋斗。我们要围绕“强链、扩链、引链、活链”,拓展更有想象力的产业发展空间,让更多的产业链在“聚力中心化”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厚植“立市之本”,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融进去”的智慧。当前,国家正在进行新一轮重大战略布局,这些战略布局实际上就是产业布局方向,就是产业发展机遇。我们要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布局,以产业项目建设推动重大战略、重大专项落实落地;要围绕能源枢纽谋划产业,以特变电工输变电集团总部落户衡阳为抓手,辐射带动其他重点产业,打造国家级输变电产业集群。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厚植“立市之本”,我们要有攻坚的勇气和“闯过去”的干劲。产业与城市发展常常是互相成就。我们要学会“跳起来摘桃子”,自我加压、自定目标、自作承诺,尽可能多地纳入国家和全省发展的“大盘子”,为衡阳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与动力。相信随着“输变电”产业链在衡阳开花结果,我们这座传统工业城市,不仅会收获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也会实现大跨越。
“路不行不至,事不为不成”。厚植“立市之本”,我们要有实干的步伐和“追上去”的信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未来随着产业链建设继续深入,我们要从发展大局大势中找准自身发展方向,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未来产业,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我们要依靠更宽阔的政府扶持力度,日常对接企业需求,了解企业需要,打造出以特变电工为龙头、多强拥趸的强势能产业链集群。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城市名片的打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立足创新,从实处着手,充分发掘自身的特色优势,才能真正擦亮城市的不同“名片”。让我们以“输变电之城”这张亮丽新名片为标杆,将城市名片越擦越亮、越擦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