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供底气在哪里?
“地里有货”
粮食方面,今年我国夏粮实现增产59.3亿斤、早稻增产14.5亿斤,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国粮食产量将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库中有货”
当前粮食库存总量充足,处于历史高位,特别是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占总库存的70%以上,小麦库存可以满足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
“架上有货”
各地积极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及时安排跨区采购和调运,物资供应平稳有序。
近段时间以来,受强降雨和低温等不利天气影响,部分地区蔬菜价格出现阶段性波动;因煤炭等能源产品和大宗原材料等价格上涨传导等原因,部分地区、一些日用消费品价格也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不过,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物价普遍“大涨”相比,我国物价水平总体处于可控范围。
相关受访专家表示,我国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近期煤炭等能源价格大幅回落、部分原材料价格也出现明显回落态势,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保持国内物价总体平稳运行,不会出现物价全面上涨的“通胀”情况,完全没有必要过于担心,而且与国际通胀的愈演愈烈相比,我国才是全球物价水平的“压舱石”与“稳定器”,展望未来,国际通胀压力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而我国物价总水平则将保持在合理区间。
我国保供稳价底气十足 不会出现物价全面上涨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则从多个角度对记者详细解释到,当前我国重要民生商品货源充足、运送畅通,保供稳价底气十足,不会出现供应不足引发物价全面上涨问题。
一是“地里有货”。粮食方面,今年我国夏粮实现增产59.3亿斤、早稻增产14.5亿斤,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国粮食产量将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库中有货”。当前粮食库存总量充足,处于历史高位,特别是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占总库存的70%以上,小麦库存可以满足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三是“架上有货”。各地积极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及时安排跨区采购和调运,物资供应平稳有序。
从运输配送看,郭丽岩表示,尽管当前已经进入冬季,部分地区出现降雪天气,局部地区疫情散发,但我国产销衔接、道路运输、终端配送都十分畅通,不用担心因运送不畅导致供应不稳、价格上涨等问题。
从市场价格看,郭丽岩表示,随着各项保供稳价措施落实到位,以及秋冬蔬菜茬口转换逐步完成,加之近期天气晴好气温回升、叶类菜上市加快,蔬菜价格出现回落,其中前期涨幅较大的鲜嫩蔬菜价格降幅明显。
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 物价全面上涨
今年以来,受极度宽松政策、供给瓶颈等因素影响,国际物价水平明显上行,告别长达十余年的“低通胀”时期,部分经济体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通胀”现象,与我国物价总体可控形成鲜明对比。
国际物价水平明显上行,多国CPI、PPI升至多年高位甚至创历史新高。从CPI看,10月份美国、欧元区、俄罗斯(9月份)、巴西、 土耳其同比分别上涨6.2%、4.1%、7.4%、11.1%和19.9%。其中,美国创近31年新高,欧元区追平历史最高水平。从PPI看,10月份美国、欧元区(9月份)、日本、俄罗斯(9月份)、巴西、土耳其同比分别上涨8.6%、16%、8%、26.3%、26%和46.3%。其中,欧元区、日本分别创历史新高和近41年新高。
部分经济体物价持续全面上涨,已表现出不同程度“通胀”现象。本轮国际物价上行始于能源、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之后逐步蔓延至其它商品和服务,部分经济体演变为持续全面的物价上涨。特别是美国,10月份CPI的8个一级子项全部上涨,6个涨幅在3.9%以上,核心CPI上涨4.6%,连续5个月突破4%,超过1996—2020年3%的高点,物价上涨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已表现出“通胀”的典型特征。
与国际通胀高企相比,我国物价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10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1.5%,1—10月份平均上涨0.7%,保持平稳运行。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影响,今年以来我国PPI涨幅扩大,与发达经济体水平相当,但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刘志成对记者表示,本轮国际通胀是多种因素交织叠加、共同推动的结果,但根源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的极度宽松财政货币政策,以及疫情防控失序等引发的供应链紊乱问题
我国的价格水平 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全球,全球通胀高企客观上会加大我国物价上行压力。刘志成表示,但当前我国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供应量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物价总体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CPI方面,我国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裕,特别是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生猪产能完全恢复,CPI将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PPI方面,随着煤炭价格大幅回落、部分工业品供应偏紧局面缓解,10月份PPI或已触顶,后期涨幅有望趋于回落。
对于未来的展望,受访专家也表达了物价水平总体将平稳运行的观点。
郭丽岩表示,展望今年后期和明年,我国居民消费领域商品和服务供给充裕,尤其是粮油、肉蛋奶、鲜蔬果等重要民生商品,以及煤炭等基础能源供应总量充足,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物价水平总体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价格协会副会长许光建则表示,展望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的价格水平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由于国际市场的因素,若干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势头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PPI的上涨对消费领域价格的传导效应也将逐步显现。但是从社会总供求的角度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将是宏观经济良性运行的重要方面。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