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程曦 邓夏兰 本报记者 唐翔
篮球、足球、跳皮筋……10月15日下午,石鼓区人民路小学的一群学生兴奋地跑到操场,开始了两个小时的“撒欢”。除了这些“童趣”活动,同学们“各取所需”,报名参与了学业辅导、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石鼓区多点发力,打好综合治理组合拳,推动“双减”落地,努力让学生“双肩”轻盈,着力解决家长们的“急难愁盼”。
石鼓区教育局多次部署“双减”工作,全面解读文件,分解任务,从教学质量、日常管理、课后服务、校外培训机构四个角度对“双减”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督促辖区各学校全面落实“双减”政策。
开学前期,石鼓区各校研究制定落实方案,确保“双减”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例如,人民路朝阳小学结合学校教学现状和老师们实际教学,开展互动式讨论,重点探讨今后落实的具体举措;石鼓二中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对课程安排、作业布置、课后服务等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检视,广泛开展调研,听取教师、家长、学生三方代表意见,出台《石鼓二中落实“双减”工作实施方案》等等。
市区学校周边曾是校外培训机构扎堆之地,每逢周末这里都会挤满补课的孩子和陪读的家长,如今已门可罗雀。
取缔一批、整改一批、规范一批,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坚”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石鼓区一直在行动。
今年7月底,石鼓区教育局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对全区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双减”专项治理检查,各培训机构严格对照整治内容和要求,全面开展了自查自纠。9月11日至10月15日在全区开展了校外培训机构整治专项行动,从整治违规办学资质、违规预收费等七个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全面开展集中整治,该整改的整改,该关停的关停,该取缔的取缔。
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的标配,更是石鼓区“双减”工作的“先手棋”。新学期伊始,石鼓区“因校制宜、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再次“开张营业”。
石鼓区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向课堂要效率,做到应教尽教;减少机械重复无效作业,提高作业质量;秋季开学后全面推开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各校在做好学生课业辅导的同时,还开展舞蹈、篮球、声乐合唱、趣味阅读、美术创作、围棋、乐博机器人等社团活动,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到一点一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