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9月06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初心如炬辉映双峰
双峰山下织锦绣。■娄底日报社提供

  ■娄底日报记者  刘建安  冯兵田  吴海清

  “‘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大家好!欢迎来到蔡和森同志纪念馆……”盛夏时节,双峰县首批10名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讲解员正式“上岗”,以少先队员之声讲述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在革命老区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蔡和森的革命事迹,感动着一批又一批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


  信念如磐撑巨艰


  蔡和森,1895年出生于上海,湖南双峰人。1913年,蔡和森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与毛泽东成为同学。1918年4月,蔡和森和毛泽东等人组织新民学会,后创办《湘江评论》。

  1919年12月,蔡和森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蔡和森“猛看猛译”上百种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俄国革命的书籍。蔡和森认为,要救国救民,就要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就必须建立一个革命政党。他与陈独秀和毛泽东通信探讨建立共产党的问题,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等问题提出了正确的主张,成为提出“中国共产党”名称的第一人。

  1921年12月,回国不久的蔡和森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7月,蔡和森在党的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负责党的宣传工作,并在斗争中成长为杰出的群众领袖;在党的八七会议上,蔡和森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为党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起了重要作用。

  1931年,蔡和森赴香港指导广东革命工作,不幸被捕。在狱中他顽强斗争,直至英勇就义,生命定格在36岁。“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践行了当年立下的豪迈誓言,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毛泽东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


  红色基因代代传


  “跨越百年,风华正茂!双峰县‘万名学子学党史 师生毅行砺初心’出发!”盛夏,在双峰蔡和森故里,线下徒步活动正式“走起”。这个暑假,来自长沙、娄底和本地的师生、家长和群众代表,从荷叶镇攸永完小出发,抵达终点蔡和森、蔡畅故居光甲堂,沿途感受红色文化。

  来自娄底三中学生邹于水说,走读活动采取红色故事微实景互动,先烈的革命精神突破了历史时空,深深感染了他。“到处充满红色印记,走读党史活动,如一堂‘流动课堂’。”市民史国宴说,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创新创业的具体行动。

  记者了解到,双峰县登记革命类文物有62处,其中蔡和森、蔡畅故居光甲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双峰建成了1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开发了30多个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培育了4条红色主题教育路线。

  如今,蔡和森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承接党性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400多场次。“在讲好党的故事上,我们更应该积极主动作为。”蔡和森纪念馆馆长尹晓奔介绍,将充分运用馆内收藏的文物、照片、著作等红色资源,出版连环画,编演原创音乐剧,拍摄推送小视频,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幸福生活日日新


  8月,走进双峰县水府庙溪口库区,一条高等级旅游公路蜿蜒盘旋在湖光山色之中,路边的楼房鳞次栉比,民宿客栈升腾起袅袅炊烟,湖中游船穿梭……

  曾经,水府庙水库周边村民靠养鱼、捕鱼为生,水库里有网箱2.2万多口。无序投放的网箱,严重影响了库区水质,影响了泄洪发电。2015年开始,当地政府启动网箱专项整治,拆除库区内全部网箱,3200余名渔民上岸。

  渔民上岸后干什么?当地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契机,依托水府庙库区优越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生态种养业等,帮助上岸渔民端上“生态饭碗”。

  渔民曾志高,乘着旅游发展的东风,经营了一家农家乐,当起了老板。“以前养了200箱鱼,一年只能赚3万多元。”曾志高感慨,如今上了岸,一年能赚10多万元,生活更好了。

  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双峰县委书记彭石清介绍,该县将着力打造“经济循环创新区、特色制造业成长区、精细农业先行区、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实力双峰、健康双峰、生态双峰、文明双峰,全面开启现代化新征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初心如炬辉映双峰
“党建高地” 创建行动进行时
激活红色基因 奔向幸福生活
朝着太阳谱新篇
迎着朝阳推进乡村振兴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初心如炬辉映双峰 2021-09-06 2 2021年09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