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琪 通讯员 袁成龙 蒋 境
耒阳市导子镇沙明村地处偏远山区,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地域面积达32平方公里,山高路险,地广人稀。6年前,要想从山脚到村子里,只能通过泥泞的山路步行一个多小时。村子里长年缺水短电,全村609户,就有99户364人是贫困户。而如今,沙明村已经实现了公路通到各组,开车从山脚到山上只要十几分钟,全村实现了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网络全覆盖,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建成了明亮宽敞的安置房,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沙明村发生的变化离不开党的好政策,同时也离不开坚守在那深山的一位扶贫“大叔”,他就是耒阳市纪委监委机关党总支原专职副书记、导子镇沙明村原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雷秀明。
雷秀明从事农村驻点扶贫工作已整整12年,其中一半时间是在沙明村度过的。十余年来,他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农民,田间地头、山林野外,处处都有他的足迹。他的扶贫事迹也早已广为流传,耒阳市委、市政府多次给他记功授奖——“最美扶贫人”“身边雷锋·耒阳好人”等,今年4月30日,他再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光荣称号。6月28日,雷秀明被衡阳市表彰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
沙明村村民罗五成一家4口就有3个残障人士,全家居住在山坳里的一处危房中。通过多次走访、拉家常、摸实情,雷秀明帮他办起了猪场。如今,罗五成养香猪的年收入已超过30万元,还获得了耒阳市“四培四争示范户”、湖南省“百名阳光致富带头人”、国家发改委“励志易地搬迁群众”等荣誉称号。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真正的富。在村里,像罗五成这样被帮扶致富的还有很多很多。
今年5月14日,根据湖南省、衡阳市统一安排,耒阳市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已基本结束,在沙明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队交接仪式上,闻讯而来的脱贫户和村民们给他和工作队送来锦旗,依依不舍相送一里多路。
雷秀明的扶贫工作已经结束,但他的驻村工作还将继续,通过主动请缨,他前往耒阳市公平圩镇华南村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刚进驻华南村,雷秀明便马不停蹄地带领队员入户走访,实地深入了解村情,走访部分困难户、困难党员,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经过前期1个月的摸排走访,雷秀明决定坚持一手抓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拓展,一手抓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力求在3—5年内,使华南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卫生、绿化亮化、特色产业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和改观,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得到提高。
“今年五月,按照统一部署,耒阳市纪委监委的乡村振兴帮扶点调整到了公平圩镇华南村,来到这里以后我们打算把沙明的精神、沙明的作风、沙明的速度和沙明的工作经验带到华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力争在三到五年之内,把华南村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村庄。”雷秀明斩钉截铁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