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5月02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屈原可以择不死 (上)

  ■刘才文

  (一)

  屈原的《渔父》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在湖南的汨罗江畔,渔父——一个打鱼的老者遇到了屈原。此时的屈原非常焦虑,脸色憔悴,披头散发,形貌若枯死的树木,临风于孤独的支点上,心目中的天、地、人茫茫然,浓重地充斥着窒息的悲催,徘徊于汨罗江畔,抉择解脱悲催的途径。渔父眼力超群,认出了屈原其人,便挺热情地主动招呼屈原:“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屈原的答非所问,试图将淤积在心头的“混浊”宣泄于世人,以证实源于“清白”而不能实现“清醒”的伟大。世间的常理是,再伟大的“清醒”若没有受众,也只能是一声叹息。打鱼的老者,可能是屈原沉江时话别的最后一个受众。老者既无能量帮屈原清除“混浊”,又无权力启用屈原的“清醒”。能够做的,是劝解屈原释怀,话不投机,老者淡然地走了。屈原失去了最后一个受众,彻底绝望了。

  那一天的汨罗江畔,很可能阳光明媚,也可能淫雨霏霏。但在屈原心目里,即使阳光明媚,也无法改变心头污垢浑浊的绝望。顷襄王丧国了,人家渔父根本不当会事的淡然,搁到屈原眼里那就可是地陷天塌了,所以踉跄于水泽岸边,抱了块大石头,嘴里吟咏着什么,缓缓步向深水,定格于汨罗江中。之后的诸多文字,将屈原的此举溢美为“殉节”,死得其所。

  (二)

  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借用了《渔父》的内容载入《史记》。司马迁字里行间言明,令屈原不能释怀的窒息,是源于被免职的沉重打击。公元前304年,楚怀王嫌屈原嘚啵掣肘障眼,袖子一甩,嚓!把屈原给放逐了。屈原避地汉北,欲归不能。以《抽思》解“憎恨楚怀王听信小人谗言”的郁结愁思。又以《离骚》泄愤,明志自己清白、清醒、正确。可人家楚怀王根本不领情,依然我行我素,任性赴秦,被囚禁而死,到了也未曾说屈原一个好字。老爹楚怀王死了后,其大儿子即位,是为后人所称顷襄王。这家伙根里即嫌屈原嘚啵,上台即不待屈原玩,屈原悲愤《招魂》楚怀王。顷襄王愤怒了,嚓!嚓!嚓!公元前296年,把屈原放逐江南,让他嘚啵荒乡僻壤。自公元前294年到公元前279年的16年间,放逐中的屈原在“混浊”——“清白”——“清醒”的纠结中幽思。

  大学问家贾谊被贬于长沙时,专去凭吊屈原,语重心长地对屈原说:“您尽可以浪迹天涯,又何必留恋故乡!”由此得之,屈原时代的放逐全然是开放式的惩罚,有点任其流浪的味道,只要被“放逐”者不干涉王权政事,任其对着荒乡僻壤嘚啵。所以颠沛中的屈原才有不被打扰的空间,嘚啵出了许多奇妙的诗文。如此的互不待见,与王者各行其便的状况,倘若搁到司马迁或苏轼等人身上,也即相安无事了。可屈原特憋屈,他得尽职管事之责。声嘶力竭,我外拙内秀啊,大家不知道我的异彩。我忠心为国却被国君怀疑,我遭遇忧患而忧愁苦闷呀!光《离骚》还不解渴,他非得更往王权“混浊”堆里凑。越凑越感觉到自己“清白”,非逼着王权者也“清白”,这事愈加复杂化了。就在屈原跟渔父相遇的这一年,顷襄王丧国。屈原更“清醒”了,他苦苦热追的两任主子“王”,怀老大被秦囚死了,襄老二成丧家之犬了,这很让以楚家之任为己任的屈原绝望,自己当真蒙受了世俗尘垢的“混浊”,其生命自身的价值清零了。既然活得不能绽放异彩,那就以死的“清白”绽放异彩,“只盼望我的志向成为后人的榜样。”所以《怀沙》强颜欢笑,有了自我葬身于鱼腹的那一幕。这一年的这一天,屈原62岁。

  (三)

  “重义轻生,亡躯殉节。”此是源于《晋书·忠义传赞》的文字。其中的“殉节”又称“死节”,释意为守“节”而死。“节”作何解?被转注为“气节”或“志节”,那么又作何解?再追,转注为节操、德操。唐朝的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有诗句:“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意思是祖传的节操尚未泯灭,为政的风范至今犹存。追来追去,转了一圈,对“节”字的解释,还是个转悠。其实呢,“节”不外是做人的准则,是道德品质行为的表现,是个主观的东西,看似尺度充盈,实则因人而异的随意。

  继续溯源求解,在汉朝刘向《列女传·楚昭贞姜》中,有“守义死节,不为苟生”的文字。依文释意,此话专指妇女为贞操而死。哦!原来“殉节”引申于“贞操”。难怪屈原一直在世间的“混浊”和独自的“清白”间纠结呢!屈原在《楚辞·九章·惜往日》中将“贞操”观升级为“死节”观,“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历代的看客呢,又将“死节”升级成“殉节”的版本。褒奖积症,逐渐成为一种发酵的催死文化。起哄的人多了,屈原死的不伟大都不成了。于是屈原之死,被推崇出了必要性。屈原把自己给弄死了,以放弃生命来终结理想,而对待“放逐”,用死绽放异彩,树立为后人的榜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屈原可以择不死 (上)
春天,把童年种上
旅 伴
清平乐·闲居
重要的是过程
蝶恋花
左轮手枪
以柳为笛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屈原可以择不死 (上) 2021-05-02 2 2021年05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