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服务新发展,税收总关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值第30个税收宣传月活动开展之际,市税务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融合税收实践,联合本报开通“税收惠民办实事 深化改革开新局”专栏,聚焦落实减税降费、优化税收服务、助力产业强市,讲好为群众、为企业办实事的税务故事,以期提升广大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今推出首期——
本报讯 (记者 张建新 通讯员 彭素鹏) 在我市第30个税收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上,市税务局公开发布《14条产业链税费服务保障措施》,着力提升产业链企业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为我市做大做强14条产业链、建设现代产业强市贡献税务力量。
市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昕指出,这是税务部门紧紧围绕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推进“一体两翼”发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的举措之一。全市税务系统还将全力以赴做好全市上市后备企业政策帮扶,充分发挥税收专家服务队、税收志愿服务队等各方力量作用,推动税收惠企落在实处、取得成效。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8条措施包括建立产业链税费服务保障机制、积极响应税费咨询、优化享受税费优惠方式、提升办税缴费便利度、稳步推进发票电子化改革、优化税务执法方式、推行动态风险监管、建立纳税信用修复机制等。
建立产业链税费服务保障机制。构建“一条产业链、一名责任领导、一名行业辅导员、一个志愿服务分队、一条直连渠道”机制,实行“全天候”税费保障服务。
积极响应税费咨询。实行产业链税费优惠政策“一政一讲、一措一谈”,增强产业链税费政策和征管制度解读的及时性和针对性,编印《支持14条产业链发展税费政策指引》。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优化享受税费优惠方式。除依法需要核准或办理备案的事项外,全面推行“自行判别、申报享受、有关资料留存备查”税费优惠办理方式,帮助产业链企业用好用足税费优惠政策,及时解决应享未享问题。
提升办税缴费便利度。推行财产行为税一体化合并申报,压减纳税缴费时间和纳税次数。推广信用“承诺制”服务模式,纳税信用为A、B级的产业链企业无需提供有关证明,依据书面承诺即可办理相关涉税费事项。
稳步推进发票电子化改革。推行产业链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建立与发票电子化相匹配的管理服务模式,增进产业链企业发票使用便利,持续降低办税成本。
优化税务执法方式。推广全国统一的“首违不罚”清单制度。推进柔性执法,有效运用提示提醒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宽严相济、法理相融。
推行动态风险监管。加强产业链企业风险预警,防范化解涉税风险,实现“无风险不打扰、低风险预提醒、中高风险严监控”。
建立纳税信用修复机制。点对点向产业链企业宣传纳税信用修复条件、修复程序、所需资料等,积极引导产业链企业及时、主动纠正失信行为,帮助其重塑纳税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