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周文源 统筹:罗飞虎 李文恋 程 曦 文/本报记者 唐 翔 实习生 郑宏寅 图/石鼓区委宣传部提供
不负韶华,砥砺前行,振奋着一个逐梦前行的城区;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展示出一个日新奋进的石鼓!
石鼓区是传统商贸中心,也是一个能抓住人心和眼球的城区!每次置身市井百姓中间,都能看到大家脸上洋溢着甜甜的笑容,觉察到发自心底那种幸福。石鼓区是一座能焕发动能和抒写精彩的城市!每次步入工地车间城乡,目之所及,处处是火热的建设场景,透露出振兴发展的勃勃生机。
回眸“十三五”,一段浓墨重彩的华章。2020年,石鼓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2015年的1.73、1.41、1.33、2.31倍,年均分别增长7.8%、7.13%、13.2%、8.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接近100%;来雁新城、雁栖湖、虎形山、华耀城等片区加快开发,商贸服务、文化旅游等产业链初步建立;合江套过江隧道正式通车,北二环、衡岳大道全线贯通,“拉通主干道、对接大环线”由蓝图变成通途……时间的巨笔绘就了令人惊叹的壮美画卷。
展望“十四五”,一段波澜壮阔的征程。石鼓区正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推进“三高四新”和“一体两翼”战略中展现新作为,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锦绣新石鼓”。
2020年极为特殊,极其难忘,很不平凡!全区上下坚持以落实“六稳”“六保”为主任务,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全方位对接“三高四新”“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尤其是老旧小区改造、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奖。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3.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增速排名城区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9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增速4%,增幅排名全市第二;税占比达95.5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排名城区第一。
全力抓统筹,大战大考取得重大成果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迅速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防控体系。在抗疫一线成立临时党组织,派出村社区防疫联络员,广大干部坚守防线,组织“衡阳群众”主动参战,坚决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实现了确诊病例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社区传播零发生。
◎落实信贷资金85亿元,总量和满足率稳居全市第一。与市农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授信额度达200亿元。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贯彻落实减税降费免租政策,为企业减轻负担,全年新增减税降费1.71亿元。
◎开辟市场主体登记服务绿色通道,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66万户,新增市场主体3484户,增幅排名城区第一。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4.7%,排名全市第一。获评全省商务工作先进单位。
全力兴产业,产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4”产业体系建设来势较好,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优势持续放大,老城区传统商贸业加快转型,来雁新城文旅综合体建设全面提速,苏宁易购、香江百货等开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华源、万居、华耀城、中湘机电、中亿汽贸城等市场稳步发展,崇盛国际中心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步伐加快。
◎乡村旅游精彩纷呈,山水莲花成功创建省五星级乡村旅游景点。香樟苑获评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望夫湖、青月山庄、兆祥农业获评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三星级企业,阳光娱乐节、农民丰收节等重大节会获央视报道。
◎工业经济平稳发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4.9%。天雁机械、振洋汽配、天然气公司等企业发展稳健。
◎9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8.1亿元。来雁新城项目顺利推进,华辰物流园、蓝莓乡侬园等项目加力加速,雁栖湖公园前期工作扎实有效,虎形山片区开发提速提质。
◎争资跑项成果丰硕。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1.09亿元、专项债资金2.44亿元、专项补助资金2.59亿元,到位资金排名城区第一。成功签约中国燃气、高速物流港、恒大国际健康城等项目,签约金额56亿元。
全力促融合,城乡功能不断优化
◎青山街和陕西巷旧改工作成为全省示范,7个非示范旧改项目加紧扫尾。
◎乡村面貌大幅改善。累计拆除空心房18.7万平方米,累计完成农村改厕4361户,农村房屋提质改造有序推进。获评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
◎角山镇荣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乡镇、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乡镇,利民村获评全省精品乡村,灵官庙村获评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松木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利民村、和平村获评全省文明村。灵官庙村、角山村、利民村获评全省卫生村。
全力保民生,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三大攻坚战战果明显。统筹落实健康、安居、教育、兜底保障等扶贫政策,率先在全市出台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实施办法,产业扶贫大格局全面构建,荣获全省电商扶贫优秀单位。
◎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72%以上。15件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标准实现年内“两连调”,残疾人“两补”完成提标。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加快推进,城乡学校面貌改造一新,都司华耀二小、博文高级中学建设进程提速,人民路小学获评全国文明校园,都司街小学获评全省文明校园。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000余个。
全力推改革,行政效能持续提升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加快实施。
◎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70件、区政协委员提案65件,沟通率、办复率、满意率(含基本满意率)达100%。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落实全省“三高四新”战略的首战之年,是全市推进“一体两翼”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石鼓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锦绣新石鼓”的奋进之年。
2021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约束性指标任务。
加强科学谋划,精心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主动把握衡阳市被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城区扩区调规机遇,积极融入省市发展大局,全力构建“一圈一带一环”区域发展格局。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质双提升。
◎强化争资跑项工作,深入研究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资金投向,重点围绕基础设施、民生民利、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方面,开发储备和成功申报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效应强、政策融合度高的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市“十四五”规划笼子,确保在涉及专项债券的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量方面均有新的突破,提高项目落地率。
全力抓好产业项目,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强区
◎加快产业项目建设。计划开工重点项目80个以上,完成投资120亿元以上。
◎现代服务业方面,加快人民路、莲湖路、常胜路、中山北路、环城北路等老城区商业街区提质改造,不断完善商业配套设施。促进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提升“老字号”影响力,积极促成文和友餐饮品牌落户老城区。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区水稻生产实行“单改双”,激励粮食生产大户带头落实双季稻生产,最大程度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农村改厕、空心房整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房前屋后清扫、公共区域清理等工作,做到“村村推进、户户行动、人人参与”。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健全“证照”分离制度,探索以承诺制为核心的极简审批。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大力倡导“四到四零”精神,落实重点项目(企业)服务制度,加大政策支持和跟踪问效力度,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
统筹推进城市建管,打造舒适宜居环境
◎改善城市基础设施。聚焦蒸水以北片区综合开发,加强水电气讯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农贸市场等生活配套设施。全面加快松木路、甘木街、江岭路、长湖街、惜香路、水湾南路、茅茶亭路、胶轮有轨电车示范线等路网建设。
◎实施城市更新工程。加快西湖公园和学宫巷棚改工作,系统推进中山北路片区等老旧小区改造,启动蒸阳、湘北、长青、光明等社区旧改项目。把消防、环卫、智慧安防等基础设施改造纳入旧改范畴。
◎加强城市精细化常态管理。稳妥推行“智慧社区”建设试点,优化智慧停车系统布局,逐步解决“停车难”问题。
全力做好民生保障,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加快幸福石鼓建设。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整治,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加大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力度。
◎持续巩固教育“扁平化”管理改革和集团化办学成果。加快推进人民路华侨城小学、市八中华侨城学校、博文高级中学等学校建设,华耀二小、江霞小学力争秋季交付使用。争取公办园在园幼儿数达到5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