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红辉
在与娄底市双峰县接壤的衡阳县曲兰镇,有座绵延20余公里、气势磅礴的黄龙大山。山上黄龙洞、望日台、看牛峰等20余处景点星罗棋布,山下有个狭长村寨“逍遥洞”,这就是黄龙村。近年来,该村在“80后”村官干部江立的带领下,因地制宜建成逍遥洞森林公园,修通公路,办起学校,发展电商,昔日闭塞、落后的小山村,一跃成为当地有名的“旅游村”“小康村”。
大学毕业后,江立曾在外打工9年,成为月薪过万元的职业经理人。但他每每回乡目睹家乡落后的现状都会心情沉重,他下定决心:回乡创业,造福桑梓。
2016年,江立回乡与妻子办起了黄龙村农村淘宝服务站。夫妻俩坚持上门服务、随叫随到,用诚信经营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促进“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发展成为衡阳县农村淘宝标杆店。2018年,服务站被评为衡阳县电商扶贫示范站。
回乡创业不久,江立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上任伊始,他表示,将深深扎根家乡的泥土,为群众谋福利、为家乡谋发展。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伊始,江立用两个月时间走遍了黄龙村的家家户户,问计于民。基础设施落后是村里的“硬伤”,没有支柱产业是小康路上的“拦路虎”,但当务之急得先修路。
江立主持成立修路委员会并率先捐款,还动员其80多岁的爷爷捐出了积攒多年的10000元。受此感召,全村男女老少纷纷响应,短短两个月便募集资金140余万元,村道建设得以如期动工。如今,村里原来的机耕道被拓宽、硬化成双向两车道,通组入户,甚至,通往黄龙山顶的羊肠小道也变成了能通行车辆的盘山公路。
不仅如此,他还千方百计争资跑项,率领村民先后加固了4座河堤、2000米水渠。并招商引资,在黄龙山顶建设了滑翔伞基地、船山圣祠等。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黄龙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带来了一出一进的明显成效:一方面,黄龙村的农产品通过宽敞的水泥公路走出大山,远销曲兰、双峰;另一方面,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给村里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2018年,黄龙村被吉首大学认定为乡村旅游观测站,2020年又被授予湖南省青少年研学实践基地。
这些年,江立还时常参加有关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广泛联系社会各界人士,发动村民建设产业基地,开展生态种植,发展特色产业。
为扩大村里的知名度,他组织捐款10万余元在村口立起“逍遥洞森林公园”景观石,动员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既具观赏价值又有经济效益的景观树、果木树;为帮助村民把蜂蜜、土鸡蛋、荷折皮等农副特产卖到城里去,他利用淘宝服务站日常宣传、挂牌销售,解决“卖货难”;为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他每天奔走、动员村民从事三产服务,在山顶开发露天烧烤、帐篷宿营等服务项目……如今,来村旅游人数已达每年20000人次以上。
与此同时,江立牵头成立村民乐团、龙灯队、广场舞队,组建乡贤群、知青联系点,经常开展相关联谊活动。还利用黄龙山作为船山故里“后花园”的优势,开设船山文化长廊,筹建船山文化图书馆,发动离退休人员和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传帮带”作用,合力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