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浩 泉
人无精神而不立。他是教师的儿子,有一年教师节,父母带着他参加教师表彰大会,父母受表彰的情景深深印在他的脑海,在他的心灵里播撒了一颗逐梦的种子。
他常说:“做老师辛苦,我们却从无止歇,一辈子把教书这一件事做好很不容易,做职业院校的老师最难得的不仅是在困境中前行,更需要每天面对学生保持工作热情”。三尺讲台,传李杜诗文,一支粉笔,授孔孟学问,他就是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教师尹魁。
一
尹魁以对职教事业的忠诚,诠释着季羡林“我教了一辈子书,做了一辈子学问研究,都是为了更好的在这三尺讲台上教书。”的朴素告白。
他常说,教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抹灭学生的想象力,缺少想象力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教育。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知识,在生活中体会、运用知识。从现在国家实施的教育改革中让广大教育工作者看到了国家教育的希望,看到了祖国的未来。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做教育改革的践行者。
多年来,他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在教育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体现了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树立为学生、家长服务的意识,为人师表,重视、关心学生的终身成长,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受到学生、家长、领导、教师的一致称赞,所带班级名列前茅。
何兴有是他2007年所带的计应1班的学生,其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一个人在衡阳,缺少家人陪伴,常为一点小事与同学吵架。经尹魁促膝谈心,教育引导,他变得开朗活泼,喜欢校园生活,学会与同学相处,让远离父母的孩子在他的关爱中健康成长。他眼中教育的智慧,是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相结合。
在职业学校做一名计算机教师,如何找到立足点?他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王绍文是会计专业学生,专升本考试失利,让她变得迷茫焦虑。尹魁将自己喜欢的书籍、书法、学习作品通过网络发送给学生,让这些生活的“边角料”焕发出不一样的色彩,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让计算机课堂诗意盎然,5分钟演讲变成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受课堂氛围的影响,王绍文又重燃信心,2018年她顺利考入湖南工学院,如今又有了成为一名教师的职业梦。
二
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任。教育事业是一个传承的事业,只有每一代工作者认清自己的责任,把握好方向,我们的“教育方舟”才能健康、安全的前行,驶向教育辉煌的彼岸。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尹魁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他常常告诫自己:做人要堂堂正正,不要为一点点利益而降低自己的人格。结合学校创先争优活动和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反思,了解国家的形势,明确方向。他不忘初心,追求向真、向美、向善的职业理想,用实际行动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誓言,用最朴素的情感续写三尺讲台上的人生追求,用最真挚的情怀,传道授业解惑,在职教路上,继续逐梦前行。
三
尹魁凭借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站在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青春和热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3至2008年均获得院级“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2009、2010年获得“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2009、2013、2020年获得“专业技术人年度考核优秀” 荣誉称号,2007、2018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如今,尹魁仍然在教育岗位上努力着,孜孜不倦,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