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开幕式及颁奖典礼 主旨演讲 白皮书发布会 高端对话 科技传播联盟专家委员会成立 百名科学家企业家座谈会
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锁科学雁阵的“创新密码”
“智慧城市”展厅
科技馆进校园活动
机器狗引发市民浓厚兴趣
“宇宙探索”展厅

  ■本报记者   邹雪峰   通讯员   谢   卓

  “百年变局   数胜未来”2020年大数据科技传播与应用高峰论坛将于12月13日在我市开幕。这是又一场寻求解锁衡阳高质量发展“创新密码”的探索之旅,必将成为推动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和“助力器”。

  谁能够破解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密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正因为成功破解水稻种子的“生命之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

  如同袁隆平等许多院士一样,衡阳正全力探寻解锁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密码”,成功收获了一批成色喜人、颗粒饱满的科创“种子”,并让“种子”在衡阳创新发展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开发结果。

  这次论坛在衡举办就见证了探寻“创新密码”的“衡阳行动”,这是一个具有国际性和权威性的成果交流平台。毫无疑问,衡阳将在这场令人瞩目的“科普盛宴”中汲取营养,积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力量”。

  事实上,衡阳在“创新密码”的探寻之旅中从未停步,一连串务实有效的“创新之举”推动我市科技创新的“发展之航”行稳致远:全市科普员注册数量新增13万人;“黄花菜不止于菜”获得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科普日”活动获中国科协及省科协肯定,院士专家工作站数量在全省排位第一方阵……

  科技馆成为老城“新地标”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衡阳市科技馆已在商业中心CBD拥有自己的“独家别院”,面积达5000平方米。作为“湖南省科普示范基地”的衡阳市科技馆已经成为我市老城区的“新地标”。

  其实,衡阳市科技馆不只是一座“新地标”,而且已经在“强基扩容”之后成为我市科普宣传的主阵地。

  衡阳市科技馆在已有科技展品互动区、机器人活动区、3D 打印魔法坊、创客空间、科普屏媒、球幕影院、VR科普乐园、智慧城市体验馆、无人机展厅基础上,今年下半年新开发建设了5G体验馆、宇宙探索、科普课堂和中国地理沙盘演示等多个高科技展厅,并将源于《墨经》的小孔成像等基础科学原理与前沿科技5G技术发展的机器狗引入科技馆,使科技馆的服务项目进一步丰富。互联网+科普建设逐步完善,科技馆微信公众号得到广大市民积极关注。科技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方式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积极为社会提供公益性科普服务。“青少年科技活动周”“3D打印实践”“发现·科技雁城之探索科技魅力”等多类型的展教结合主题活动,彰显了科技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社会价值。第三季度,免费参观人数同比增长50%。

  院士工作站助力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

  11月2日,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其中晚稻品种为第三代杂交水稻,实现了“1500公斤高产攻关”的目标。

  据介绍,市科协稳步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引进了包括袁隆平院士在内的23位院士、高层次人才300余人。2019年9月,我市新建了湖南工学院、湖南袁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截至2019年底,我市已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含院士专家工作室及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数)23家,成功转化科技成果12项,累计产生经济效益数亿元。今年4月,市蔬菜研究所院士专家工作站成功获批“湖南省模范院士专家工作站”,获奖励专项经费20万元。目前,我市拥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100家,高新技术企业420家,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6.3%,“人才雁阵”行动计划引进各类人才2.1万人,其中,国家、省级领军人物500人。

  2020年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有望超过10%

  “大科普”的“衡阳格局”助推我市公民科学素质大幅提升!据悉,2020年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有望超过10%。今年以来,市科协积极拓展科普工作网络,全力构建大科普的工作格局,不断拓宽科普工作渠道,提升基层科普服务的覆盖面、实效性和获得感,积极推进科普中国信息员和科技志愿者队伍建设,推动科普走向基层、融入基层,实现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新跨越。

  据介绍,我市正全力构筑所在地区和领域及村(社区)科协(科普)组织建设100%全覆盖,“科普中国”落地应用达到100%全覆盖。基层科协(科普)组织的“两个全覆盖”建设打造了科协基层组织建设的“衡阳经验”。

  目前,“全国科普日”活动已经成为我市一项公众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的科普品牌活动,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及省科协肯定。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厚植创新沃土,市科协积极组织公民参与线上科普活动,大力发动科技志愿者、科普工作者观看“迎疫而上·最美逆行——湖南抗疫先锋纪实展”,参加“和谐社区,全民科普”社区科普在线服务研讨会。

  记者了解到,市科协还将计划在全市的38所青少年科技示范学校开设科普课堂,打造青少年科普工作新品牌。今年,市科协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组织参加了第41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通过激烈的角逐,我市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5项,衡阳市科学技术协会荣获省级优秀组织奖。组织参加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其中周航宇同学荣获第3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在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AI探索赛项中,我市胡健雨等三位青少年斩获一等奖,成绩在全球排名第五。举办了2020年度衡阳市中小学信息学竞赛指导教师培训班,组织160余名科技辅导员培训集中“充电”,进一步充实了我市科技创新人才“后备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解锁科学雁阵的“创新密码”
主要议程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解锁科学雁阵的“创新密码” 2020-12-11 2 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