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祁东县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用清脆响亮的合声唱响《夜空中最亮的星》。这欢快而又自信的声音不仅感动了无数屏幕前的观众,也让这群曾经孤僻、叛逆、家庭条件困难的孩子找到了幸福的方向——
■文/本报记者 唐 翔 图/张志伟 周 围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11月6日,北京,国家大剧院。当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音乐响起,当舞台的灯光再次亮起,42名身着红色校服的孩子们用清脆响亮的合声唱出这令人热血沸腾的歌词。
当晚,表现脱贫攻坚伟大壮举的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上演。这42名身板瘦小的孩子们,正是歌舞剧故事原型之一——祁东县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说,音乐是上天给人类最伟大的礼物。对这些孩子而言,这份礼物,是歌声化作了翅膀,让他们飞越大山,从祁东县的乡村来到首都北京,将奋斗拼搏的勇气与力量传递给每一个观众。
“这群孩子就是今晚首都北京夜空中最亮的星!”坐在观众席中,祁东县启航学校创始人、校长陈亮伟早已双眼湿润。他同身旁观众一道使劲鼓掌,为这群曾经孤僻、叛逆、不自信的孩子们点赞!
A
成立留守儿童合唱团,为孩子们打造一片心灵港湾
选拔标准与音色、外貌、天赋无关,更关注孤僻、叛逆或家庭特别困难的孩子
祁东县曾是省级贫困县。这里有2万多名留守儿童。启航学校在距县城1小时车程的大源村,四面青山连绵。有留守儿童1361人,占学生总数近9成。
“留守儿童的心理极其脆弱,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变得十分沉默寡言、自卑羞怯”。这一点,启航学校的音乐老师徐文深有体会。她告诉记者,第一次教四年级的林林学唱《送别》,“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小女孩唱着唱着便泪流满面。当时,我不理解,一个10岁的孩子怎会被这样的歌词勾起伤感?后来通过多方打听才知道,林林1岁那年,母亲就离家出走,父亲则常年在外打工,她跟着年过古稀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四年级语文老师宋明丽也有同样的感受。有一次,她在班上讲授《走月亮》。这是一篇讲述母子在月光下牵手漫步的课文。当她问孩子们,有什么感受时,却没有人答得出来。孩子们告诉她,从来没有与爸爸妈妈牵手散过步、看过月亮。
“留守儿童格外需要关注,一些孩子沉默自闭,是习惯了无人交流,还有些孩子调皮叛逆,是渴望被看见。”在与老师们私下交流时,陈亮伟常常感慨道。
一切的变化源于3年前,他邀请湖南科技大学音乐系教授王育霖到学校采风。一双双清澈却胆怯的眼睛,让王育霖心酸不已。他提议:组个合唱团吧,让音乐抚慰孩子们的心灵!两人一拍即合。
就这样,湖南省第一个留守儿童合唱团在启航学校成立。选拔团员的标准与音色、外貌、天赋无关——更关注孤僻、叛逆或家庭特别困难的孩子。2017年首批入选的60余个孩子,九成是留守儿童。
B
用爱浇灌,让不敢开口的孩子“大声歌唱”
湖南科技大学教授王育霖每周赶车近10个小时为孩子们上课
“2017年4月13日,合唱团第一堂课。当我走进教室,孩子们面无表情看着我,还有的蜷起身子,低下了头……”王育霖坦言,第一次见面,他碰了一鼻子灰。这位在湖南艺术界颇负盛名的指挥家、湖南省合唱协会副理事长,使尽浑身解数,却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开口。
在大学校园里,王育霖是最受学生喜爱的教授之一,可在这里,他得不到回音。走出教室,他有些沮丧,“我没想过会这么难。”
之后,王育霖请教了教育心理学专家和童声合唱指导老师,又查阅了许多关于留守儿童的背景资料。据悉,从湖南科技大学到启航学校,单程要近5个小时:清晨6点半从湘潭出发,开车1个多小时到长沙,坐两小时高铁到县城,再坐1小时车到学校。排练结束,赶回家已是午夜。3年多来,他几乎每周这样往返一次。给合唱团的孩子上课,分文不取。这位身材高大、不苟言笑的教授素来严厉。可在合唱团不下百次的排练中,他从未发过火。
“跑调了,也不能直说,更不能当着其他孩子的面说。”王育霖的办法是用手势提醒某个孩子,“声音稍微轻一点”。陈亮伟曾叮嘱他,这些孩子敏感又好强,一定要耐心。
渐渐地,王育霖发现,有女孩排练时会带上纸巾,因为发现他爱出汗;有男孩会走到他身后,帮他捶一捶因久站而酸痛的腰……渐渐地,几乎所有孩子的成绩都有提升。因为,合唱团立了规矩:成绩下滑就要暂时离队。一天,两个孩子竟主动对王育霖说,大家想唱音乐课本以外的歌。
看着这些点滴变化,王育霖和陈亮伟喜上心头。从小跟着爷爷在农村长大,同为留守儿童的陈亮伟却认为:“对留守儿童来说,成绩重要,眼界和自信更重要”。
C
欢快而又自信的声音敲开“幸福大门”
“与欢乐一同生长的还有自信与坚强,它们将成为留守儿童内心深处最坚实的力量”
“2017年年底,衡阳市举行中小学‘建班制合唱团’比赛,录制视频参赛。这是合唱团第一次比赛,学校小礼堂里没有观众,孩子们却很紧张,小手紧紧攥着裤缝,满头大汗,录了10多遍。他们获得了二等奖。”回想起,3年前孩子们第一次登台演出,陈亮伟感慨万千。
3年后,在首都灯光璀璨、座无虚席的剧场,孩子们笑容自如,声音嘹亮。当“王老师”的饰演者何炅说:“今天,我们故事的原型,祁东县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的孩子们也来到了现场。我相信,此时此刻,他们的父母一定能听到孩子们对美好世界发出的声音!”合唱歌声中,孩子们从舞台下方缓缓升起,台下的家长早已热泪盈眶。
站在第1排最中间的是林林。她欢快地摆动身体,从容地打着节拍。这个曾因一首《送别》泪流满面的女孩,如今自信开朗,再不是当年躲在爷爷身后、不敢抬头看老师的模样。
第3排右起第4个女孩叫欣欣,父亲罹患脑瘤,母亲在外打工。黄花收获季节,她会背起竹篓,跟着爷爷奶奶穿行在田野里,摘下黄花,挣钱贴补家用。她告诉记者:“当我在田里唱歌的时候,大雁都飞来听了。”
合唱,为灰色的童年增添上了色彩——“只要我唱得够大声,爷爷在另一个世界一定能听到。”这是曾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如今爷爷已离世的小莹的心声;“我想一直唱歌、一直读书,成为陈校长和王老师这样的人。”父亲尚在服刑、母亲离家出走的小捷对记者说;“每次唱歌,闭上眼睛就能看到星星。妈妈说她可以和我看到同一片星星。”常因想念妈妈而哭泣的瑶瑶说……
“与欢乐一同生长的还有自信与坚强,它们将成为留守儿童内心深处最坚实的力量,带领他们敲响人生中的‘幸福大门’”。 陈亮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