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宜居为先,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聚焦“美好生活”这一民生福祉,着力营造生态宜居、和谐共享的生活环境。一是着力筑牢疫情防控体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成立高规格的工作领导小组,最大限度地防止了疫情输入。到目前为止,全区没有发现一起确诊病例,是全市唯一的“无疫区”。二是着力提升城景乡环境品质。深入实施古镇景区提质改造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景相融”“产城相融”旅游新业态逐步形成;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创文创卫工作,积极创建节水型社会,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区)。三是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 %以上,农村低保救助水平远超省市考核标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标准全市第一。纵深推进“四型小区”创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稳妥处理信访维稳突出问题,全力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信访工作获评全国、全省“三无”县市区,综治民调连续10年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连续15年蝉联省、市“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
二、以宜业为要,全面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讲话精神,抢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全面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一是深入实施开放崛起战略。制定出台《南岳区争项争资激励办法》《南岳区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引智工作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措施,今年上半年,全区有15个项目进入中央和省市的笼子,争取到位上级资金6.058亿元,并与市农发行签订50亿元的合作协议,引进30余家企业入驻旅游产业园。二是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先后引进北大青鸟、京武集团、润和实业、崇盛晶珠等战略投资者,累计实施重点产业项目88个,完成投资81.6亿元。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等政务服务改革,坚决从严打击破坏投资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构建公正的市场环境、“亲清”的政商关系。严格执行减税降费措施,实施县级领导挂点帮扶企业制度,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努力让每一个项目都能做到快落地、快建设、快见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以宜游为本,全面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三五一”的工作思路,以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着力提高旅游经济发展质量。一是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建立健全“1+4”旅游综合管理工作机制,建成以红星骑行村落、水濂特色美食、寿岳十里茶乡、古镇祈福求寿等为主体的“全域旅游经济走廊”,推出红色旅游线路、房车营地、非遗展演等旅游新业态,形成“全域可游、全景提质、全域共治、全员服务”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并以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二是全面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万寿广场提质改造、古镇景区提质塑形、城区美化绿化亮化、中心景区交通优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出景区免费WIFI、乐游南岳APP、智慧交通等服务体系,开通机场、高铁站至南岳旅游专线与乡村旅游专线、城区免费旅游巴士。三是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诚信旅游、文明旅游建设,推行香炮门店评星定级、旅游诚信经营“红黑榜”、旅游综治路段管理、党员干部联线包店等工作制度,旅游形象得到显著提升,游客满意度高达99.8%。获评“2019中国旅游影响力年度文化景区”。
下一步,南岳区将继续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指引,紧紧围绕“三五一”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家园,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全力谱写好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南岳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