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强推进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要求。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我们要深刻认识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努力推动政治建设落到实处。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大力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计划,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理论宣讲辅导、基层党组织集中学习和干部在线教育学习的必学内容,定期举办理论研修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政治建设考察制度,推动政治建设考察全覆盖,综合运用各方面考察考核、巡视巡察成果,系统集成在三大攻坚战、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中的表现,建立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档案,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中央、省委确定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推动实施将政策理论学习列为单位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基层党组织“一句话说初心、一件事践初心、一张表评初心”、“一次就好”服务群众等具体制度,促动全市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守初心、担使命。
二、着眼衡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们要着眼衡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围绕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产业强市和最美地级市的战略目标,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度高、执行力强、担当作为、清正廉洁的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人岗相适、事业择人,坚决抵制关系风、人情风、招呼风及跑官要官行为,真正任用那些老实不虚伪的人、为公不谋私的人、担当不诿责的人、勤政不偷懒的人、亲民不媚上的人;坚决不选做官期望值过高的人,善于钻营、攀炎附势的人,光说不练、搞花架子的人,阳奉阴违、欺上瞒下的人,私心过重、漠视百姓的人,把好的用人导向鲜明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建立领导班子结构情况、运行状况及领导干部表现情况分析研判制度,推行各地各单位“一把手”综合分析研判责任制,在常态化综合分析研判中进一步建强各级班子和队伍。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组织优秀年轻干部上下交流任职,注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三大攻坚战、重大产业项目、抗疫一线等艰苦环境、吃劲岗位、险峻情况中磨砺品质、考验毅力、练硬肩膀,为党的事业发展培养造就大批可靠的后备力量。
三、着力营造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推动形成建功新时代、争创新业绩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委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要求,严格落实市委《关于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干部干事创业的意见》,摒弃一切“坐等靠要”“慵懒浮散”“低慢拖拉”等依赖心理与作风顽疾,以担当作为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试行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要事件专项考察机制,面对面近距离观察识别干部,着力把急难险重任务中站得出来、冲得上去、攻得下来的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掌握到手,重点提拔使用一批在三大攻坚战、疫情防控、重大产业发展中敢于善于担当作为的干部。健全干部担当负责保护机制,经容错认定予以免责的干部,在考核、选任、评价等方面不受影响;及时开展澄清保护,为敢于担当、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撑腰鼓劲、消除顾虑。着力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对人岗不适、不在状态的干部建立负向调整人员具体名单,对推动工作不作为、不尽力、工作局面被动落后的干部及时进行组织处理,真正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局面。
四、不断强化干部管理监督,努力把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管就是厚爱,是对干部真正负责。要牢固树立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突出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长管长严,真正使严的措施、严的纪律贯穿到干部监督管理的各方面各环节。要抓好政治监督,加强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监督,特别要聚焦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重大任务进行监督。抓好重点关键岗位干部监督,落实党政正职履职用权风险提示清单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定关系人员选拔任用的监督,持续深入推进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的行为,组织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专项整治,从严抓好因私出国(境)证照管理。严格落实中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加大对全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严肃查处违规选人用人行为。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市委《关于加强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的六项措施》,“小木鱼天天敲”,经常提醒教育,治病于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