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蒸湘区洪家湾社区践行雷锋精神引领社区建设纪实
~~~——蒸湘区洪家湾社区践行雷锋精神引领社区建设纪实
2020年05月01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雷锋社区”的精神硬核
——蒸湘区洪家湾社区践行雷锋精神引领社区建设纪实
疫情防控期间,市委书记邓群策(左六)为社区志愿者加油
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服务
誓言声声,共建文明
  ■文/本报记者  周卫国   图/本报记者  彭  斌   罗  盟

  春回大地四月天。4月下旬,蒸湘区联合街道洪家湾社区“双喜临门”:一是荣获2019年“中国雷锋社区”称号,事迹入选由中国雷锋报、全国学雷锋办公室共同编撰《雷锋工程50年》一书;二是洪家湾社区团支部获得2019年度“衡阳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新时代,雷锋精神是如何在洪家湾社区传承、扎根、开花的?日前,记者走进了这个文明社区、和谐社区、雷锋社区,一探究竟。

  防控大疫的力量担当

  今年1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强袭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洪家湾社区同全市其他社区一样,启动一级响应,死守着切断疫情传播的最后一道防线。

  洪家湾社区是一个新老小区混杂相间的社区,所辖20个居民小区中,有12个是开放式的老旧小区,无物业、无围栏,全面防控的任务很重、难度很大。

  严防疫情输入传播,确保社区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成为党总支书记廖俊香等5位社区工作者的死命令、硬任务。鉴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性、严重性,社区党总支以党员带骨干的办法,从1500多名志愿者中选出53名同志,组成疫情防控突击队,分班编组,将社区划分成4个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

  春节期间,社区按照外防输入的要求,认真摸排出95位由湖北返衡人员。这95位人员分散居住在23栋居民楼内。为落实居家隔离,社区志愿者戴着口罩,每天与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一道,二次上门检测体温,送上口罩、消毒用品。上楼下楼、这楼那楼,既要对这些湖北返回人员落实居家隔离措施,搞好防护服务,又要宣传疫情防控的常识,消除一些居民的恐慌。他们的手机微信运动步数每天达2万多步、20公里以上。疫情最吃紧的时候,社区工作人员大多在办公楼里吃住,一是怕回去把病毒传染给家人,二是怕离开耽误事。

  华中农业大学教师兰之祥1月16日来衡阳办事,住在万达广场附近。1月23日武汉封城,没法回去,就在衡阳居家隔离,期间他目睹了社区志愿者上门服务的坚守与辛苦。2月19日,兰老师解除隔离,第一时间给廖俊香书记发出微信请战书:我是党员,要求加入志愿者,给防控增加一份力量。正是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那些因疫情封停在社区过年的外乡人的心。

  随着疫情发展,一些居家隔离居民的生活物资出现了短缺。社区及时联系万达广场的步步高超市,开展微信订单,配送食品、蔬菜等生鲜服务,解决了居民的难题。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他们守好了社区这个最末端、最基础的防控阵地,守住了最后一道防线,实现了“无输入、无疑似、无确诊病例”的效果。3月11日,市委书记邓群策、市委副书记廖健等领导深入社区检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对洪家湾社区防疫网格化管理,密织防疫安全网,当好群众生命健康“守护员”,社区实现“零感染、零疑似病例”点赞。

  和谐社区的力量底蕴

  采访中,记者询问居民关于洪家湾这些年最直接、最真切的变化和感受。他们一个共同感受是:社区环境美了,素质高了,心气顺了,关系好了。

  居民的感受和评价,平直、朴实、真切。这也与洪家湾社区连续五年来无上访、无群体性事件的统计数据相证相衬。

  社区居委会主任陈姣飞介绍,洪家湾社区面积0.68平方公里,20个小区,3122个家庭,9398人口,11000多个服务对象。社区办公地近十年历经四次搬迁,现在衡州大道与西合路交叉处一栋小楼办公。社区内既有万达广场商业中心,也有原水泥厂、新衡化工厂家属区等老旧小区。

  社区以“小机构大服务,激发活力、自我服务”为管理理念,以雷锋精神凝聚人心,团结群众,树立导向。学雷锋志愿者发展壮大,在册志愿者达1500多人,既有安全防范、邻里调解、交通劝导等传统型志愿者队伍,也有青少年心理服务、绿色生态、居家医务服务等新型志愿服务队伍。

  去年我市启动志愿服务创建“衡阳群众”品牌,社区迅速组建起一支“衡阳群众”队伍,与原有的社区志愿者服务相融相进,互为补充。“衡阳群众”成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的升级版、“衡阳版”,为社区建设注入了新力量、增添新活力。

  73岁的盛凤彬是一名党员,退休前是企业管理骨干。退休后主动加入社区学雷锋志愿者行列。作为一名“衡阳群众”,她主动与佘慧芳等三位老同志,从大年初三起担任所在小区的大门防控组,宣传防疫知识、登记出入、测查体温、日常消毒……天天坚守在门口,不厌其烦,认真负责,一直到衡阳疫情形势缓解。

  4月2日,清明节前,洪家湾社区组织了一场“时空家书”祭奠故人的文明祭扫活动。数十位居民人手一封手写的追思家书、一支黄色菊花、一张心愿卡片,依次把黄菊敬献在时空信箱前,把书信卡片投到信箱中,送上哀思。活动现场简单庄重,清明祭扫新风扑面。

  着眼社会治理升级发展,社区拓宽视野,不仅与万达广场的商家合作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演练,还把蒸湘区的第一个青少年心理辅导站引进社区,站内的音乐室、宣泄室、话疗室、游戏室等设施科学性专业味很浓,成为社区内孩子们释放压力、放飞心灵的去处。心理辅导老师李雨洁工作手册上,写着她的志愿者格言:一个人对世界要有恰当的情感,我愿意与你们一起探讨内心的真实情感。她也是衡阳市级优秀志愿者之一。

  社区办公室墙壁上,近年来荣获的“首批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中国雷锋社区”“湖南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衡阳市三星文明社区”等奖牌非常醒目。“金字招牌”荣誉的背后,是成百上千志愿者和“衡阳群众”的默默付出。

  薪火相传的力量源泉

  社区党总支书记廖俊香告诉记者:“社区工作,上接党委政府,下联千家万户,作为基层自治组织,社区要以精神凝聚群众,以服务赢得群众。”她1997年3月到社区工作,至今已23年。作为社区党总支书记,她既是社区的“大管家”,也是社区志愿服务的“领头雁”,更是学雷锋的“排头兵”。2月14日,在防控岗位坚守20天的廖俊香接到噩耗:父亲去世。86岁的父亲瘫痪在床已数年,但直到闭眼也没能等到他亲爱的女儿回家,见上最后一面。流着泪给父亲简单操办完后事,廖俊香又穿上了红马甲返回防控一线。

  社区学雷锋,促进社区建设,廖俊香有着自己的见解。在她心中,雷锋精神最宝贵的是热爱人民,最动人的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精神的这种热爱人民与服务人民,与做好基层社区工作的高度契合,更为社区建设注入精神与活力。洪家湾这些年的各项建设,点滴变化,项项荣誉,她都参与其中,记忆深刻。

  2005年,社区设立首个雷锋志愿者工作站。15年以来,开展各类活动2000多次。现在志愿者队伍中,最大的84岁,最小的6岁。在学雷锋活动中,社区有一项“小手拉大手,大手拉小手”的活动。组织以大志愿者与小志愿者结对互动的方式,开展以交通安全、廉洁家风、读书阅读、远离毒品、文明餐桌等多种形式公益活动、实践活动和文明创建活动,让雷锋精神、文明新风在小手大手之间,心手相牵相传,进入社区、进入家庭,形成风尚,见之行动。雷锋精神在手与手相牵、手拉手相传之中,传播散发,接力传承,“小手拉大手,学雷锋一起走,大手拉小手,创文明共同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联系到人、渗透入户的学习雷锋共建文明和谐社区的氛围。

  如今洪家湾社区变高了、变好了、变美了,高楼大厦是外形,环境整洁是表面,而文明素质是里子,雷锋精神是内核。现在的洪家湾,既有高楼广场、绿地鲜花,也有雷锋精神、文明素质,面子与里子、颜值与内涵都有了,大家的收获感就多了,幸福感就高了。

  今年3月27日,湖南省文明办对2019年湖南省文明社区、文明窗口单位、文明风景旅游区、文明集市、文明餐饮示范店公示公告,衡阳四个文明社区受表彰,洪家湾社区在湖南省60个文明社区榜上有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中国雷锋社区”的精神硬核
用雷锋精神凝聚力量焕发活力
衡阳日报版面八A08“中国雷锋社区”的精神硬核 2020-05-01 2 2020年05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