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常宁复工复产工作扫描
~~~——常宁复工复产工作扫描
~~~——常宁复工复产工作扫描
~~~——常宁复工复产工作扫描
~~~——常宁复工复产工作扫描
~~~——常宁复工复产工作扫描
~~~——常宁复工复产工作扫描
~~~——常宁复工复产工作扫描
~~~——常宁复工复产工作扫描
~~~——常宁复工复产工作扫描
~~~——常宁复工复产工作扫描
2020年03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复产不耽搁 生产不误时
——常宁复工复产工作扫描
  ■本报记者   谭晓波   通讯员   常华   钱辉

  “菜篮子”“脱贫攻坚”“春耕生产”……常宁市以更实更细更严的举措,防疫不松劲,复产不耽搁,两手抓、两手硬。

  防疫+供需,两促进

  3月2日,记者在常宁市水澜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场内看到,戴着口罩的工人们不停地穿梭往返,搬运饲料、预拌、分食、冲洗猪舍、检查生猪健康状况,一系列工作有条不紊。

  “人员已全部到位,现正全力抓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和生猪生产,生产经营逐步恢复正常。”水澜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皓铭告诉记者,公司严格执行复工复产要求,配备口罩、测温仪、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生猪生产不停顿。目前,新一批1000头猪即将出栏上市。

  餐桌虽小,处处见民心。疫情防控期间,常宁市突出抓好主副食品的生产流通和供应组织,稳住“米袋子”和“菜篮子”,解决“菜篮子”保供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问题。动员过龙岭、康佳利、水澜湾生态农业等市内蛋类、生猪养殖、购销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带动复工复产,不断提高肉类、蔬菜等产品市场供应。

  防疫+脱贫,两手抓

  在常宁,推出了更多实打实的“硬招”,让脱贫攻坚如期推进。

  3月2日,在荫田镇红联村——常宁润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油茶扶贫基地,20余名村民正忙着挖穴、植苗、培蔸种植油茶苗,一幅早春农忙场景。与往年不同的是,村民们都戴着口罩,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干劲。

  在复工的同时,工人防疫工作必不可少。公司负责人丁跃成告诉记者,基地严格按照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对工人进行了筛选、排查,每天测量体温和登记,发放口罩和消毒水,并分散干活。开工以来,已有20余名附近村民和贫困户在此务工。

  “受疫情影响,我们不能外出打工。基地请我们来种树,一天工资100块,这样也挺好的。”贫困户何爱莲说。

  据了解,油茶是常宁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现有油茶林100万余亩,2019年产茶油1.31万吨,产值达35.3亿元。近年来,该市致力于将油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让油茶树真正成为老百姓的“脱贫树”“致富树”,助推乡村振兴。

  防疫+春耕,两不误

  在烟洲镇大泉村,烟农们抢抓时节推进烟叶生产,现场一派热火朝天。

  “这里主要是把这个苗子分类,然后大的一盘,小的一盘。要放在中间,不要弄偏了。”常宁市农业农村局技术指导员何峰正指导烟农贺光娇做烟苗移栽。

  贺光娇边做事边告诉记者,今年是她第一次采用水旱两段式壮苗培育技术,通过了解得知,此技术可让每亩烟田增收干烟30-50斤。于是她准备在去年20亩的基础上,增加40亩。

  春耕备耕,离不开科学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常宁市在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派驻技术指导员赴各乡镇,指导村民正确使用春耕机械,做好播种、施肥等各项工作。同时,及时解决因疫情影响出现的春耕物资运输不畅等问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倒排工期 挂图作战
“寻找最美衡阳群众” 网上征集今日启动
当好“店小二” 拉开“大会战”
复产不耽搁 生产不误时
“1+X”模式助力 好项目“落地开花”
派出6个督查组 压实校园防疫工作
“科干”变“专干” 当好防控“联络员”
“小网格”发挥 抗疫“大能量”
清费减负做“减法” 优质服务做“加法”
停办“二月八” 全力抓春耕
简 讯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复产不耽搁 生产不误时 2020-03-05 2 2020年03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