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衡阳版“宽窄巷子”要来了?规划设计方案已敲定!未来这里将大变样……》的文章刷屏朋友圈。笔者从文章中了解到,高新技术开发区青峰街一带将打造成类似于成都宽窄巷子这样的文化街区,这样的文化街区还将成为衡阳市“夜间经济”的一个样板。
衡阳是座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消费城市,中心城区人口相对集中,大学生等年轻人不少,按道理不应该缺乏文化街区,也不应该缺乏“夜间经济”。但偏偏衡阳“夜间经济”不发达,缺乏成都宽窄巷子、重庆磁器口、天津古文化街、长沙解放路这样商业氛围浓厚的文化街区。
问题在哪里?关键还是对文化商业重视不够,规划不到位,缺乏政府引导,缺乏大型文化、商业企业的强力推动。这次,高新技术开发区率先行动,算是开了个好头。
根据规划,这次街区的打造“以古朴为主格调,塑造出具有文化特色的开放商业空间,打造一个旅游热点和市民休闲场所,使之成为衡阳历史文化一张名片”,这个定位很好。以此方东临南华大学、西接华新新城的地理优势宝地,定能有所作为。
利用文化街区做好夜间经济的好处自不待言,可以促进经济活动时间延长、各种设施利用率提高、就业机会增多,还可以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拓展游客的消费空间,拉动经济快速增长。衡阳正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期,而打造文化街区发展“夜间经济”就是很好的突破口。
当然,利用文化街区发展“夜间经济”首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众多,仅靠市场自发力量难以快速发展。因此,政府要对发展提供智力指导、规划先行,辅之以资源扶持,不能仅看短期收益,需要有长远视野。
其次,应鼓励街道、社区、商家用足用好政策,引导集聚发展。文化街区氛围非常重要,没有氛围,单打独斗的零散店面很难做起来。
再次,根据区域特色,挖掘衡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激活夜间文化消费。应引入各类特色演出,带动一批文化沙龙、电影院、美术馆、剧院、24小时阅读空间发展,激活夜间文化艺术消费。
第四,以试点示范、树立标杆形式发展文化街区。鉴于部分街道已初步具备发展文化街区的硬件条件,可选择一两条街区开展试点。在引导他们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出台新的政策,帮助他们优化、转型、完善、提升,打造消费新亮点。
最后,发展文化街区一定要科学管理、精准服务。利用文化街区开展夜间经济活动的绝大多数是小微企业或个体商户,为了培育和鼓励,政府可安排专项资金,在税收房租等方面给予补贴。在保障上,还应通过专项执法检查,加强商户活动诚信建设,杜绝扰民、破坏环境等不良行为。
发展是最好的管理,管理的精细化也是最好的发展。大力推动文化街区发展,将极大地提升我市的城市管理水平,也将为我市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级市增添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