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虎塘,幸免“被难”的王船山兄弟二人,轻松客居,泛舟观光、得闲下棋,衡、湘两地至今都流传着王、刘两家友善和睦、密切交往的故事、传说。
在虎塘,思想家王船山诗兴大发,挥笔写下《虎塘振衣台歌》,词句精湛、堪称上品,深刻生动地描写了湘乡测水虎塘振衣台周边的美妙风景,抒发了诗人王船山趁明月当空、酒酣兴高“方今不乐更何期”的思想感情。其中附记,更是言简意赅,精辟地概述了王船山在清秋时节赴刘象贤虎塘之盛会,后人读之,犹如身临其境。
在虎塘,王船山与同榜举人刘象贤喜结亲家,密切关系更进一步。得益于贤媳刘氏及其族人的抄书、藏书,大部分船山遗书幸得保存、刊行于世,为后世“中兴名臣”曾国藩重刻《船山遗书》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的初始手稿,为“船山学”兴起为显学,风行三百年奠定了重要基础。
虎塘刘氏一族,虽非官宦显贵,却对船山思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刘氏一族后人,在骄傲先人业绩之时,亦不妨进一步深入研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