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网约顺风车的“江湖霸主”,滴滴缺席了400多天,这400多天里,顺风车江湖格局早已发生改变。高德、曹操出行、首汽约车、哈口罗出行、嘀嗒出行纷纷入局,而嘀嗒出行更宣布已实现盈利。此刻宣告回归的滴滴顺风车,还有一席地位吗?
1.嘀嗒、哈啰、高德、曹操......
越来越多的入局者
在滴滴顺风车缺席的日子,网约顺风车市场并不冷清。嘀嗒出行2014年便入局顺风车市场,算是网约顺风车市场的先驱者。在滴滴顺风车下线的很长一段时间,嘀嗒出行承接了其空出的大部分业务。为了避免重蹈滴滴顺风车的覆辙,嘀嗒出行加大在安全上的整改,其中包括加大了对顺风车车主的资格审查、上线信用分体系、清退异常车主等措施。据嘀嗒出行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嘀嗒出行的用户突破1.3亿,车主数量突破了1500万。
而在2018年,以共享单车起家的哈啰出行也开始布局网约顺风车。根据哈啰顺风车发布的《2019哈啰顺风车十一黄金周绿色出行数据报告》显示,国庆期间哈啰顺风车日均发单用户日均增长了180%,注册车主同比增长了120%,平台的发单量增长了168%。
2018年3月,高德地图宣布在成都、武汉两地上线顺风车业务,但经历了滴滴顺风车的两起恶性安全事件后,高德地图在2018年8月悄悄将顺风车业务下架。据财经天下报道,今年6月,高德地图再次开始在广东和武汉招募顺风车车主,这也意味着高德地图重启顺风车业务。而高德地图在对财经天下的回应中称,高德公益顺风车确已开始部分城市车主招募,计划近期上线试运营。高德公益顺风车将坚持不抽佣、不营利的真公益真顺风模式。
今年7月3日,曹操出行在北京发布顺风车产品线,9月,曹操顺风车在杭州、成都两座城市试运营上线。而据中华网报道,曹操出行已于11月1日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20座城市上线运营顺风车业务。
2.人脸识别、一键报警......
越来越严的安全线
滴滴顺风车的两起恶性安全事故后,国家相关监管部门也加大了监管力度,避免悲剧重演。2018年9月,由交通运输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多部门组成的网约车、顺风车安全专项工作检查组陆续进驻包括嘀嗒出行、首汽约车等7家网约车和顺风车平台公司,开展安全专项检查。此外,9月10日晚间,交通运输部与公安部通知要求,自即日起至12月31日,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打击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的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在12月31日前全面清退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并基本实现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驾驶员合规化。
据交通运输部与公安部通知要求,“相关平台公司要严格规范派单管理,不得向未经背景核查的驾驶员派单,并要在派单前应用人脸识别等技术,对车辆和驾驶员一致性进行审查。”两部门要求,督促网约车平台公司和私人小客车合乘信息服务平台在APP启动首页设置安全提示界面,同时要在APP显著位置设置“一键报警”,方便驾驶员和乘客遇有意外紧急情况时及时向平台预警。此外要求,“相关平台公司要依法向公安机关提供技术接口、实时推送平台司机、车辆注册数据及车辆位置、行驶轨迹、乘客信息等数据。”
3.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
越来越火的网约车
根据Analysys易观《中国出行服务数字化升级年度分析2018》报告,2020年中国城市用车市场交易规模预计将达4887亿元,较2017年增长一倍有余,2015~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将为51%,其中网约车市场是占比最高且增长最为迅速的细分市场。
另外,据时代商学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已经超过6亿人,未来仍有很大可能以平均30%的速度上涨,预期网约车市场规模到2022年将超过5000亿元。
从价格优势和产品形态上看,顺风车能够加大客户流量、黏度和消费频次,是致力于出行服务运营商的“兵家必争之地”。随着滴滴顺风车回归,这个战局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值得拭目以待。
摆在滴滴顺风车面前的难题从来就不是赢回市场,而如何重新赢回用户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