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电视的衡阳人都知道《衡阳警务报道》。这是市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精心打造的一档电视专栏,2013年12月开播至今已播出近300期。
6年来,栏目先后报道播出了“1·18”耒阳周氏家族涉黑案、公安部部督“2013—820”跨省特大毒品目标案、英雄民警吉湘林、特警排爆英雄吕江山等多个重大警务题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宣传效果。
这档电视专栏的背后,凝聚着该专栏制片人蒋云飞的心血和汗水。33岁的年轻党员蒋云飞,被同事和民警称为新闻战线的“拼命三郎”。
“你们要查多久,我就陪你们多久!”
警务题材报道讲究现场感和故事性,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公安民警为了办案频繁加班加点、不分昼夜,抓捕嫌犯经常是“说走就走”。作为一名警务新闻记者,蒋云飞与民警风雨同舟,不畏艰险。
2014年7月的一个下午,蒋云飞接到电话:市公安局马上要去常宁组织一场专案收网抓捕行动。他跟着办案民警从下午6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5点。
带队负责人关心地问了一句:“蒋记者,嫌疑人抓了一大半了,先送你回去休息吧?”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没关系,你们要查多久,我就陪你们多久!”
结果,蒋云飞从凌晨5点接着干到下午3点。整整21个小时,涉案主要嫌疑人终于全部到案,他拍完所有镜头后,才返回台里。
可第二天早上8点,蒋云飞的身影又出现在市公安局。做完这起案件的全部采访后,当晚7点半,公共频道第一时间独家播出了该案顺利告破的新闻。
为抓拍鲜活画面,他总是冲在一线
大案要案、涉枪涉黑案件的侦办往往耗费时间和精力,晚上抓人是家常便饭,危险往往就在身边。而蒋云飞不顾这些,为抓拍鲜活画面,他总是冲在一线。
市公安局扫黑支队民警凌灿回忆起一起涉黑案件的抓捕行动时感慨地说:“我们民警穿着防弹衣,全副武装开展行动,而蒋云飞扛着一台摄像机随行。因现场情势危急,加之天黑,他被乱石绊倒了,手肘擦破了一大块皮,鲜血淋漓,但他仍不忘护住摄像机,一心只想抓拍现场画面。”
不止一次,蒋云飞在拍摄镜头时直面过持刀甚至是持枪的犯罪嫌疑人,近距离面对过暴力抗法、试图点燃煤气罐的抢劫犯,也曾跟随民警追捕嫌疑人时从黑暗中揪出过躲藏在角落的逃犯。夜以继日的蹲守布控、隐秘阴森的丛山密林、携带刀枪的狡诈嫌犯、毒窝门口凶猛异常的藏獒,案件侦破过程中的诸多惊人细节,让亲身经历的他不断成长。他主创了一系列公安部部督特大案件的电视报道,其专题节目在公共频道和省级、中央媒体第一时间播出。
面对栏目人手少、任务重、版块多的重重困难,白天,蒋云飞拍警务动态、发新闻;晚上,他又去办案单位加班拍案子;栏目缺人,他既当编导、又干摄像,既联系线索,又负责栏目编辑;即使在栏目组只有蒋云飞一个人的那段日子里,《衡阳警务报道》依然正常播出。无数个日夜,他或睡在车里,或睡在办公桌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蒋云飞采写的新闻作品先后获得湖南新闻奖三等奖、衡阳新闻奖二等奖、衡阳市广播电视三等奖等,并获评“全省禁毒工作先进个人”、 衡阳广电“十佳新闻工作者” 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