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交流总结城市基层党建创新的做法和经验,在中组部组织二局指导下,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组织人事报社自2018年7月起,以“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为主题,开展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在全国共征集案例近4000件。经过初评、网上展示、复评和终评等环节,最后评选产生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40个和包括我市《创建“先锋家园”平台,打造城市基层党建综合体》在内的优秀案例90个。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大量的流动党员进入城市,党员难集中、活动难开展、管理难到位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全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对此,我市在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发展过程中适时搭建“先锋家园”平台,把组织联合起来、把党员凝聚起来、把资源整合起来、把党员作用发挥出来,打造城市基层党建综合体,使之成为组织和党员参加活动的温馨家园、发挥作用的重要舞台、展示党员形象的示范窗口。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通过搭建“先锋家园”平台,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更突出、党员的分类管理更有效、党员群众的满意度认同感更高。不仅解决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问题,还为新时代基层难治理提供了解决方案。
目前,全市共有4300多个市(区)直单位、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商圈市场等单位组织参与各街道社区的“先锋家园”共驻共建,先后有5.3万名在职党员、流动党员通过登记身份信息、录入党员系统、作出岗位承诺等方式,在“先锋家园”中亮出党员身份、接受组织管理,2万多户困难家庭在“先锋家园”的帮助下走出生活困境。该经验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重点推介。
记者手记
相关数据显示,我市36万余名党员,其中有近80%的党员工作生活在城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进,既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挑战,也给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记者认为,我市组织部门针对城市流动党员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因地制宜搭建“先锋家园”平台,为解决城市流动党员管理提供了几点启示:
一是必须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各级党委的推动力。“先锋家园”平台的搭建,离不开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工作体系,各级党委负主体责任,要加大对街道社区的经费投入、政策倾斜和落实待遇力度,确保城市基层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地议事。
二是必须聚焦重点任务,提升城市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和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面,是提升城市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基本路径,才能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更加规范、更加科学,才能让城市基层党组织更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必须坚持党建惠民,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作为根本目标,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壮大服务力量,创新服务手段,通过提供多样化、精细化、常态化服务,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四是必须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党建工作对基层治理的引领力。健全城市基层党建共商共治、共建共享的工作新机制,把各类组织联起来、各类资源聚起来、各项服务统起来,将党的组织和工作嵌入到城市发展最活跃的经络上,在社区、楼宇、居民中织密党建之网,不断强化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文化引领、服务引领,真正实现城市治理的有序有力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