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我是衡阳日报社的一名业余通讯员;14年前,我从衡阳市委宣传部研究室主任岗位提拔到衡阳日报社担任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机关党委书记,直至今天。从通讯员到纪委书记,一路走来,我与《衡阳日报》同心同德、相亲相爱、荣辱与共、风雨兼程,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
我当然不会忘记,是《衡阳日报》提升了我的素质。1984年,我在《衡阳日报》上发表了30多篇文章,引起了报社领导和编辑老师的重视。1985年9月16日上午,时任工交财贸部记者的刘虹梅同志专程来祁东县供销社办公室看望我,并就如何写好消息、通讯、故事、特写等体裁对我进行了指导,并鼓励我:只要坚持写下去,你一定能成为大作家、名记者。更令我感动的是,她还送了我一张一寸照片作纪念。
我肯定不会忘记,是《衡阳日报》蓬勃了我的青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是最美好、最动人的。”这是时任衡阳日报社总编辑丁小平同志在1986年优秀通讯员表彰会上给我留言簿上写的几句赠言。受其鼓励,从此我读书无厌、笔耕不倦,以每年发表近千篇文章的速度向衡阳市挺进。1992年4月,在衡阳市供销社副主任刘光曦等领导的关爱关怀下,我从祁东县供销社调入了衡阳市金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先后任办公室秘书、总经理秘书、公关部副经理等职。不久,我举家调迁衡阳,在市中心安顿下来,为自己学习、写作、创作创造了更优条件。
我自然不会忘记,是《衡阳日报》开拓了我的视野。一次,评论部主任龚树根同志特意找到我,对我说,你的消息、通讯写得不错,但我还是觉得你评论写得更好些。如果你专攻新闻评论,一定会成为全省、全国的评论大家!果不其然,当我把写作重心转移到新闻评论后,奇迹出现了!1995年至2005年,我共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湖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新闻评论13000余篇,而且还创造了一年时间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本上记民情 心中装百姓——湖南衡阳市干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的调查》等3篇调查报告,而《扬名何须取“洋名”》《金牌银牌不等于名牌》《企业一年能下几个“蛋”》等3篇文章连获《湖南日报》“七嘴八舌话当前”评论栏目征文3个一等奖,创全省最高记录!一段时间内,《人民日报》的“读者论坛”、《湖南日报》的“半分钟谈”“青春絮语”“经济快评”“七嘴八舌话当前”等评论栏目的文章,几乎让我“承包”了!
我绝对不会忘记,是《衡阳日报》社壮大了我的胆量。2005年秋天,在一次老乡聚会时,雷安青、曾海啸、谭浩泉、高飞燕、贺正香、凌波等同志提出:湘源呀,你会做、会写,这不错,但仅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是你不仅会写、会做,而且会讲、会唱,那就更好、更精、更完美了!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我自费去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声乐3个月,又上许多高校、电视台、电台找老师学讲普通话,并坚持做到每天必唱百首歌、演讲3篇演讲辞,让妻子对我进行监督。功夫不负有心人。自2006年6月份以来,我已在全国各城市、院校、企业、机关、工矿、农村发表主旨演讲5300余场,现场观众600多万人次,同时还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演讲家、全国十佳演讲家,担任了全国演讲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常务评委。不仅如此,通过演讲中的互动环节,我的歌声也唱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现在,我每天要为100多个微信群献歌,备受大家欢迎。
我始终不会忘记,是《衡阳日报》鼓舞了我的斗志。担任衡阳日报社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后,按照党委分工,我主管和分管了纪检监察、机关党务、共青团、妇女、脱贫攻坚、文明创建、信访维稳、信息调研、学法普法、计划生育、关心下一代等28项工作。面对工作多、任务重、压力大、困难多、要求高、处理严等艰难险阻,我常常感到心力交瘁、力不从心。每当这个时候,总会有领导和同志们站出来为我打气撑腰:“怕什么?闯过去!”“没关系,我们来帮你!”“不要紧,大家来努力。”正是有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关爱、理解包容、支持鼓励,才给了我坚定的信念、坚强的决心和博大的勇气,才使我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能够明辨是非、敢想敢干、敢于担当、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才能使我分管的28项工作项项树品牌,年年创佳绩!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是《衡阳日报》丰富了我的人生。不是吗?因为我主管纪检监察工作,增强了我的纪律、规矩意识,率先垂范做到了“一不打牌、二不乱来、三不贪色、四不贪财”;由于主管机关党务工作,这就磨炼了我的党性、原则性,自觉守党纪、护党风,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我分管脱贫攻坚、文明创建这些“工程”,使我学会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工作做得更细、更优、更扎实;让我分管共青团、妇女工作,这又让我永远保持青春的激情、高昂的斗志、母性的情怀、巾帼的善良。
作为党报党媒,《衡阳日报》创刊70年来,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与衡阳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她在沧桑巨变、凤凰涅槃中赢得自身发迹发业、发展发达的同时,培养和造就了成千上万的政治家、宣传鼓动家、企业家、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和高素质劳动者,我只不过是其中一员。她的崇高理想、伟大实践和富有传奇色彩的奋斗历程,再一次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生活是美好的,奋斗是永远的,革命的远大理想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屈指一算,革命工作43年,我离退休只有7个多月了,也就是200多天吧!为了感恩报德,我有一个小小心愿:就是在退休前,让报社556名员工都能吃上我从湘江、蒸水河捞上来的螺蛳肉。我还有一个心愿,退休后,我将在衡阳日报社内部群里每天为大家献歌一曲,积极唱响祖国好、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主旋律,并保证做到:永远听党话、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