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7月29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何远春
从“技术能手” 到“带富高手”
  本报讯(通讯员 刘欣荣  王健  记者 唐翔)“天气比较热,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不要中暑。”7月25日一大早,衡阳县岘山镇一处工地上,45岁的何远春不停地嘱咐着施工队的工友。

  何远春是岘山镇高兴村人。初中毕业后为家中分担困难,南下广东佛山工地打工赚钱。何远春介绍,开始在广东打工时,自己没有高学历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只能在工地做小工,每天浸泡在汗水中。“只要肯干就没有什么干不成的!”说起打工那些时光,何远春至今感慨万分。为了能看懂那“天书”般的工程图纸,不服输的他,通过自学建筑类书籍、向工地师傅学习等方式,没过多久就成了当地建筑行业的“技术能手”。

  “现在家里发展越来越好,为何不组织村民一起在家干呢?”2008年,34岁的何远春放弃了建筑工程公司优厚的待遇,依然决定返乡创业,与村民们成立自己的施工队,对村民进行建筑施工技能专业培训,从技术规范、操作流程、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及安全措施等方面言传身教,让村民们都掌握一技之长。

  “今年我已经挣到15000多元了。”岘山镇更荣村贫困户刘大胜笑道,自己现在也是建筑施工队的一员,农闲时节跟着何远春在工地工作,不但脱了贫,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现在施工队共有80多人,最多的队员一年可以拿到8万元,全队务工年收入能达300多万元,建筑施工队给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增添了新路子。

  “我们施工队从来不缺活!”何远春骄傲地说,这些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对房子的需求由原来的红砖平房到现在的别墅庭院,这也给施工队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何远春一面积极学习各类新技术,一面探索创新工程施工建设模式,并根据村民的专长及工种把施工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流水作业的方式,提高了施工效率也保证了施工工程的质量及安全。现在该施工队凭借过硬的施工技术,得到了村民们的广泛认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小葡萄”串成亿元“大产业”
追踪截停肇事车 “衡阳群众”获奖5000元
“五会合一”仅用2个半小时
丁家牌楼集贸市场提质改造
从“技术能手” 到“带富高手”
衡东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战果
近2000亩林地现竹蝗危害
移风易俗倡新风 红白喜事放电影
微信群内一个倡议 一天募集助学善款21万
擅自加层建20余平米“新房”
衡阳日报版面五A05从“技术能手” 到“带富高手” 2019-07-29 2 2019年07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