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晚上9点多,陈文胜路过石鼓区常胜中路时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上千元现金、一张身份证和几张银行卡。捡到钱包后,陈文胜没有欣喜,反倒有些发愁,不知如何联系上失主崔先生。无奈之下,陈文胜找到本报寻求媒体帮助,失物招领报道见报后未见崔先生前来认领。
陈文胜边等边想办法。他根据崔先生身份证上的住址找到雁峰区天马山街道岳屏社区,但社区工作人员对崔先生都不熟悉,也无联系电话。他又找到崔先生身份证上的住址,却发现崔先生并没有住这里,周边的住户也无崔先生联系电话。
寻找失主再次陷入困境。得知情况后,记者与雁峰区公安分局联系,请求通过户籍系统查到崔先生的联系电话,可令人遗憾的是系统中所留的两个号码均无法联系上。
后来,陈文胜想到通过银行查询崔先生的电话,因为钱包内有两张建行卡和一张交行卡以及身份证。他找到一个建行网点说明请求事项,可是未能如愿,银行以保护用户个人信息为由拒绝了他。
7月25日上午,陈文胜又燃起希望,找交通银行再试一试。“自己有一张交行卡,也是交行的客户,试一试!”陈文胜带着崔先生的钱包,跑到交行衡阳分行营业网点请求帮忙查询,经过一番交涉后银行同意查询,这次果真与崔先生取得电话联系,并确认其丢了一个钱包。
当时,交行工作人员约崔先生到网点领取钱包,但崔先生走不开,只能晚上才有时间。于是,陈文胜与崔先生电话约好在常胜路西湖一村社区见面。“非常感谢您!拾金不昧,还一直在找!”当晚7点多,崔先生如约而至,面对陈文胜的善举连连感谢!后来得知,崔先生有两个女儿,都在上大学,自己是下岗职工,生活也比较艰难。
“买了水果出来,发现钱包不见了,还以为是被偷窃,到石鼓区青山派出所报案并调看了监控,但没能找到线索。”崔先生说,自己都不抱希望了,真没有想到被陈先生捡到,而且想尽办法找我,实在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