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位于雁峰区岳屏镇区段的冬瓜河(幸福河前称)因沿河人口密集、重污染企业众多,导致一条润泽百姓的灌溉水渠变成了污水横流的壅水河;40年后,随着幸福河改造项目的推进,这条“脏乱河”重新焕发光彩,成为衡阳城市一张新的名片和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近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幸福河两岸已全线绿化,河道全部成型,雨污水管铺设也全部完成,一条新建的游步道“盘卧”在河边,清晰地描绘出幸福河的水系走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我市湘江流域治理的“一号工程”,幸福河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亿元(不含征拆),于2014年9月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从蒸湘区联合街道杨柳村至雁峰区铜桥港湘江入江口,全长14公里。工程建设分为市政和环保两部分,涵盖河道治理、截污截洪、市政景观、生态补水以及底泥清淤和安全处置等多项建设内容。
幸福河民间河长周正国亲眼目睹了幸福河发生的变化。现在,河床宽了,河道也绿了,来河边散步的市民也越来越多。
“整个幸福河改造工程首次将环保治理工程与市政景观建设及城市整体布局巧妙融合,通过对幸福河的综合治理、改造,以‘如意水系、绿色衡阳’为主题,按照‘长寿、富贵、好德、康宁、幸福’五福概念进行设计,以幸福河水面为景观主轴,以沿河两岸绿化为景观带,形成幸福河‘一轴、两带、五节点’的串珠式景观布局形态。”幸福河项目施工方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在改造过程中,原污染企业通过市政府引导,实行产能升级或采取关、停、并、转及退城入园等方式,彻底解决城市饮用水源安全问题。同时,沿途的生活污水通过埋设的管道进入铜桥港污水处理厂净化后,再回抽利用,作为幸福河沿途的绿化浇灌和市政用水。